首页 > 资讯 > 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姜淮孟姜本尊)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姜淮孟姜本尊最新章节列表_笔趣阁(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
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
孟姜本尊 著
来源: 主角: 时间:2022-12-15 17:36:39
小说介绍
都市小说小说《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由网络作家“孟姜本尊”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姜淮孟姜本尊,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取样做好后,就必须尽快检验检验,就不是姜淮他们能接触的事情了一个研究员接手了检验的工作但是,姜淮干脆利落的工作方式,引起了栲胶课题小组张池峰教授的注意三个人同时取样,姜淮都做完老半天了,剩下的两个人还没做完哪怕张池峰在实验室里见过太多的研究员和助手,也觉得姜淮很不一般由于这些年风大的原因,科研人员没有新鲜血液,工作量却翻了几倍404所整体缺人,张池峰的小组也是一样的缺人,更缺优秀的实...
第1章
《人在75,我能和未来华夏通话》是作者“孟姜本尊”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姜淮孟姜本尊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打毛衣闭着眼睛都能打,做实验那可是睁着眼睛也学不会的。看教授们做过几次实验,就能摸索出试剂该放的位置?李飞平正想要说什么,栲胶课题小组的张池峰教授走过来:“你们三个过来。”“张教授,有什么活吗?”姜淮连忙套上袖套。张池峰耷拉着眼皮看着手里的实验记录,一边吩咐姜淮三人:“去原料库领原料,将各原料粉碎,...第5章 还我假肢 阅读最新章节
“平时多看就可以了。”
姜淮说起大学时,“观察教授们是如何做实验的,实验步骤是什么,慢慢就积累出经验了。”
拉倒吧!
李飞平不相信。
做实验和打毛衣可不一样。
打毛衣闭着眼睛都能打,做实验那可是睁着眼睛也学不会的。
看教授们做过几次实验,就能摸索出试剂该放的位置?
李飞平正想要说什么,栲胶课题小组的张池峰教授走过来:“你们三个过来。”
“张教授,有什么活吗?”姜淮连忙套上袖套。
张池峰耷拉着眼皮看着手里的实验记录,一边吩咐姜淮三人:
“去原料库领原料,将各原料粉碎,使其通过4mm直径筛孔,装入广口瓶中再在瓶上做好编号。”
张池峰拿出一张领料单:“去吧。”
这都是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先去原料库寻找原材料,将原材料自然阴干。
然后用粉碎机将其粉碎成小块。
姜淮又问:“用什么东西粉碎,需要特别标注出来吗?”
没想到姜淮不是栲胶组的,竟然能问出这个问题。
张池峰沉默了一下:“锤式和切片式的粉碎机,你们都可以用一下,必须特别标注。”
“知道了!”
姜淮三人从实验室里出去。
李飞平知道胡树增是从兴利栲胶厂借调来的技术员,问他:“你们厂都是用什么粉碎的?”
胡树增回答:“锤式和切片式的我们都用。”又压低声音,“是不是姜淮不问,他就不说啊?粉碎方式不一样,栲胶浸提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李飞平摇了摇头:“不知道!别提这个了,咱们好好干活就是了。”
三人说着话,去原料库领材料。
原料库这时正在卸装树皮原料,保管员见到姜淮等人来了,指着地上的袋子:“你们自己找,有些原料是混着的,需要分类。”
胡树增一见到这么多原料,头都大了:“怪不得让咱们来领料,原来是今天卸货。”
“好了好了,别抱怨了,干活吧。”李飞平认命的蹲下身,仔细翻找原料。
每种材料需要采样500克左右,按种类编好号后找个房间自然阴干。
这可是个大工程,也是个细致活。
几个人从早上一直找到晚上,才勉强干完。
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了。
“真累人啊!”胡树增用手敲着腰,见到姜淮还在找原料,忍不住问,“你找啥呢?”
“我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原料。”姜淮在原料库深处回答。
姜淮在仓库里转了好几圈,也没找到肥木树皮。
想了想,联系上了姜宇郝。
姜宇郝回答的极为快速:“大佬,我就知道你要搞肥木栲胶的研究。昨天下了订单,快递已取到了,正拆包裹呢。”
姜淮极为感动:“真是麻烦你了,我现在手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你。”
姜宇郝想得极开,“你好好搞实验,东西可以慢慢收集。”
一分钟后,姜宇郝把肥木树皮原料发了过来。
姜淮拿着肥木树皮原料走出去:“找到一种新原料,果然没白找。”
把肥木树皮原料编上号,又找了一间空屋子,所有的原料分门别类的摆好,静待阴干。
很多原料在装袋时,就已经进行了晒干处理。
一夜过去,阴干成功。
早上,三人将原料用木锤破碎成小块,再经过两种粉碎机进行粉碎。
粉碎后,把经锤式机粉碎的样品等量分成两份,放到清洁干燥的广口瓶中,瓶签上注明原料名称、产地和取样日期,并标明锤式粉碎。
又把经切片式粉碎过后的样品,也同样分成两份。
分成两份是因为一份要用来检验,一份用来备用。
做完这件事情,就到下午了。
看到三人把这个活做得极为精细,张池峰很是满意,“你们会取样吗?”
三人惊喜的互视一眼,争抢着回答:“会的会的。”
“好!那就把取样这个活也交给你们了。”张池峰说完,去做其他实验去了。
三人合计了一下,决定以实验室经历最多的李飞平为主,听李飞平指挥。
“每批抽检袋数比例为 3%,以四分法缩分至约0.5KG。”李飞平一声吩咐,三人开始分工取样。
取了几个样后,李飞平先去看胡树增。
胡树增一边在天平上称量,一边嘀嘀咕咕地计算用量。
又去看姜淮。
姜淮站在对面,有个柱子挡着。只能看到胳膊在动着,也看不清在做什么。
李飞平低下头,在袋内采取试样,取样后用天平称量。
这次,他很有自信的。
他曾在厂里做过几次取样的实验,一定可以拿到第一。
“我做完了。”就在李飞平低头取样的时候,姜淮已取完了所有的样。
李飞平愣了一下,忍不住探头去瞧姜淮那边,结果手里的塑料取样器抖了抖,原料洒落在台面上,气得低骂:“我这破手哟。”
胡树增已经跑过去,惊讶地喊:“姜淮,你怎么这么快?”
姜淮的台面很干净,没有一点粉末。
证明取样时的手很稳。
胡树增多少也算是做过实验的,他知道化工基本功是什么。
更知道一双稳定的手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在实验中操作速度会加快,能减少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准确度也会提高。
看到姜淮的手这么稳,羡慕至极,“这双手,绝对是经常做实验才练出来的手。”
姜淮微微摇头:“我在大学真没做过实验,课余的时候,用小秤称量泥土用药匙往玻璃管里送,就是这样慢慢练出来的手感。”
李飞平低头看向台面上散落的粉末。
我这双手,是假的吧?
谁把我的真手拿走了?
给我安了个假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