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朱元璋朱标《这个大明不一般》全文阅读_(这个大明不一般)全文阅读

这个大明不一般

这个大明不一般

四王爷,

本文标签:

小说《这个大明不一般》,是作者“四王爷,”笔下的一部​军事历史,文中的主要角色有朱元璋朱标,小说详细内容介绍:老朱摆了摆手,示意朱标不要说话“咱只知道,这刀把子只有攥在自己的手里,咱心里才踏实!”“咱这个坐着的皇帝,下边再有一个站着的皇帝,咱心里不安呢!睡不着觉!”爹不必太过自谦!朱标忽然面色凝重的说道:“儿也算通读古今,古往今来得国致正,莫过于明!爹您一介布衣,提剑起淮西,驱逐鞑虏,恢复我汉家衣冠,这不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更加伟大吗?”“哟呵,你小子今天转了性了?不和你爹倒书篓子了?”朱元璋有点激动,......

来源:   主角:   时间:2023-02-24 08:10:38

小说介绍

作者是“四王爷,”的热门新书《这个大明不一般》火爆上线,是一本军事历史的小说。其中内容精彩截取:朱标两口粥还没下肚……一个梗着脖子的白胡子老头,带着六七个背着书囊的翰林学士闪亮登场了。“臣等参见太子殿下,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下边跪着的这些人,按理来说都能算得上是朱标的老师,在这个儒家为本,天地君亲师的时代,朱标还真不好,大大咧咧的坐在那里受他们的礼。放下饭碗,起身站立在皇储宝座的边上,抬...

第26章

小说:这个大明不一般 作者:四王爷, 角色:朱元璋朱标 火爆新书《这个大明不一般》是由网络作者“四王爷,”所编写的军事历史小说。小说内容概括:“咳咳…”“爹岂不知云南的气候比咱们应天要热很多,据说云南当地有些地方的气温,就能达到水稻一年两熟,而且因为天气炎热,植被茂密,连蔬果的种类都比中原多上很多,南洋自然在云南的南边儿,”“正常来说越往南边越热,这…………”不用朱标再往下说,老朱自然就懂了,越往南越热云南都已经两熟了,再往南肯定能达到三...

第10章 在线免费阅读


“你爹读书少,你可别哄骗你爹!”

老朱眼睛瞪得像个铃铛,闪闪发光。

朱标看见老爹的样子后暗暗发笑道:“果然华夏人种田的基因是刻在骨子里的,传说后世的人上了月球之后,都得研究研究月壤,看看能不能种菜……”

“爹,你听儿子慢慢说哈:“云南您知道吧?”

“咱咋不知道呢?”

老朱不屑的瞟了朱标一眼。

“云南这个名字还是你老子赐的呢!”

“儿岂敢忘记?父皇为中华,开疆拓土之功定当彪炳青史………”

朱标说到此处摇头晃脑。

“滚你娘的蛋!!说正事!”

老朱急得嘴歪眼斜。

“咳咳…”

“爹岂不知云南的气候比咱们应天要热很多,据说云南当地有些地方的气温,就能达到水稻一年两熟,而且因为天气炎热,植被茂密,连蔬果的种类都比中原多上很多,南洋自然在云南的南边儿,”

“正常来说越往南边越热,这…………”

不用朱标再往下说,老朱自然就懂了,越往南越热云南都已经两熟了,再往南肯定能达到三熟。

“砰……”

老朱猛的一拍桌子,咬牙切齿的对朱标说道:

“你爹我其实已经开始计划了,朝中的事稳定下来以后,你的几个弟弟安心就藩,之后咱就可以倒出手来,收拾收拾云南那些个土司了!

人选咱都想好了,让傅有德带着蓝玉,再带上沐英,30万大军南下!一定能踏平云南!到时候让他们仨搂草打兔子,再往南打一打,那边的安南也该整治整治了!”

皇爹英明啊!朱标给老朱了一个大大赞:

“把这两个地方打下来,再经过几年的移民发配,南边就会成为咱们大明的粮仓银库!到时候大明子民家家都能吃上南方的稻米,那岂不是洪武盛世!”

“少给你爹我扣高帽,”

老朱的三角眼瞟了朱标一下说道:

“你小子自从生病好了以后,怎么变了性子?以前咱跟你说要打仗,你就说劳民伤财,现在怎么变得也喜欢刀把子了?”

朱标听到这话正色回应道:

“打了一次仗,死了十万人!把安南刁民刀刀斩尽,个个不留!大明百姓的饭桌上,从今以后就会多一碗稻米饭,儿臣认为值得!”

“说的好,标儿你真的是开窍了!!”

朱元璋老怀大慰…

朱标也是悄悄的松了一口气,心道:“好在老朱不是后世的通古斯酋长,好在老朱是汉人当中为数不多的马上皇帝。

朱标是真怕老朱给他说上一句,大中华物华天宝,何须在番邦巧取豪夺?那可真就是闹心了……”

缓了缓神儿,朱标继续说道:

“大明一定要打出去!后期人口实在太多了,咱们就打出去,把世上那些无主之地,蛮夷之所,全都归咱们大明所有,移民过去,所有移民都用军户的方式来管理,能开多少荒就开多少荒,朝廷不求着他们纳粮,只要他们能够自给自足就可以了………”

其实还有一句话,朱标憋着没说,那就是分封藩王,分封出去的藩王,与其让他们在中原各地的战略要冲,鱼米之乡,作威作福鱼肉百姓,以至于明末的起义军,攻破一个王府,够十几万大军吃的,还不如让他们去同化蛮夷之地,让这些蛮夷之地化为中华所有,如果这样,哪怕他们作威作福一些,也是可以原谅的。

听到朱标这话,老朱却皱了皱眉说道:

“标儿,这个需要咱仔细考量啊,李善长之前总是告诫咱,国之大,好战必亡,如果开了这个口子,不止咱们爷俩要打,后世之君也要打,你看那前元朝廷,骏马弯刀打下偌大的地盘,最后不还是不到百年就衰败了。”

其实作为朱元璋的角度上来说,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因为朱元璋是从尸山血海中打出的皇位江山!他深深的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一将成功万骨枯的残忍。

朱标听到老朱的话也是深以为然,因为当年的蒙古铁骑,确实骏马弯刀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偌大的地盘到后来也没有守住,可是仔细一想,朱标后世人的上帝视角,立刻让他看出了端倪,慢慢的说道:

“爹说的有道理,但是爹没有看到一点,那就是咱们汉人真正的优势是什么?”

“咱们汉人真正的优势,不是铁骑长矛,更不是火铳巨炮,而是咱们的唐诗宋词,是咱们的文明文化。”

“蒙古人的骏马弯刀固然厉害,但是打下城池之后,蛮族依然说着本族语言,依然在结绳记事,只是有一个打不过的人在统治他们而已,如果有一天能打过了,那就另当别论。”

“而咱们大明,武功更胜于蒙古人的骏马弯刀,打下城池之后,屠杀顽固,亲近顺民,让那些蛮族,说汉语识汉字,信奉孔圣,与汉人通婚,百年后,谁知谁是蛮人谁是汉人呢?”

“不都是咱们大明治下的子民吗??”

“而且爹,不是当儿子的编排你。”

朱标斜着眼睛观察了一下老朱,发现老朱的表情没有变化,才敢继续说道:

“每年杀那么多贪官污吏,每年秋季问斩的刁民也不在少数,不如一股脑全部发配蛮夷之地,废物利用!”

“哼哼………”

老朱也横了一眼朱标,撇着嘴说道:“你这酸文人软刀的杀人的手段倒是比你爹强,啧啧啧………”

“嘿嘿嘿………”

“都是爹给儿子找的老师好,再加上优秀血脉,儿子是想不出息都不行啊……”

朱标送上无声马屁一个。

“接着说,不用夸奖咱!”

老朱头也不抬地说道。

这时候朱标才猛然间注意到,老朱的手里不知道什么时候拿了一个非常小的本子,和一个两寸来长的毛笔,飞快的记录着什么……

“爹你这是……”

朱标指着老朱手里边的小本本大惑不解……

“哦……”

老朱淡定地扬了扬手里边的东西说道:

“这是咱专门给大臣们记功过的,龙袍一挡他们根本就看不见,以后你也要学会了咱这本事啊……”

朱标暴汗………

心里暗暗道:“都说洪武朝的官儿难当,如此一看真一点儿不假,皇上如此小心眼儿的,真的是史无前例,好在我是他亲儿子………”

“你刚才瞟了咱一眼,咱给你记下了啊…………”

朱标………………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