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完整版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沈青云张秀才火爆新书_完整版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沈青云张秀才)免费小说

完整版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完整版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

鱼素

本文标签:

军事历史《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是由作者“鱼素”创作编写,书中主人公是沈青云张秀才,其中内容简介:一朝成为了农家幺儿子沈青云,原以为可以一辈子当个米虫。不料家里突生变故,摆在眼前的困境:大哥只是去做短工,回来却是草席裹着的尸体;村里人家都是几个儿子,而沈家只有他这个独苗苗;泼辣偏心的偏心老娘,受虐待的侄女们,以及身形佝偻的便宜老爹;沈青云背负着全家人的希望,拿起笔,走进了学堂。村里人都笑,沈家小子不可能考中,除非沈家祖坟冒青烟。几年后,有人敲锣打鼓,跑到村里报喜:祝贺沈公子高中!村里人傻眼了,原来沈家祖坟冒得不是青烟,是浓烟!多年后,沈老头得意洋洋:狗蛋啊光宗耀祖,比他老子强。已经成为朝中重臣的沈老爷尴尬轻咳一声:爹,不要再叫我小名了。简而言之:就是想躺平的咸鱼不得不考科举,发家致富的故事。...

来源:yylrsj   主角: 沈青云张秀才   时间:2024-05-26 13:15:43

小说介绍

《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沈青云张秀才,《科举:儿啊,光宗耀祖全靠你了》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原本升起的欣喜,一点点淡了下去。还以为来生意了,怎么会是李勇,这个李勇,都二十五六了还没娶亲,是村里有名的光棍。年轻的时候不想事,好吃懒做,自从李老汉病倒之后,稍微好了点。不过李家太穷了,以至于没人愿意把闺女嫁到李家去...

第18章


话已经放出去了,至于会不会有人买,陈氏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不止陈氏没底,沈家其他人同样担忧。

云氏看了一眼正在院子里跟几个闺女玩的小叔,小声对陈氏道:“娘,要是村里卖不出去,咱们就去镇上和城里卖,这么多豆豉,家里也吃不完。”

陈氏瞪她一眼,“用得着你说,要不是你,也不至于这么多事。”

云氏羞愧低下头,不敢再说半个字。

“婶子,嫂子,你们在家呢,沈叔呢?”

门口传来的声音,引起了陈氏注意力。

她看过去,发现是李勇。

原本升起的欣喜,一点点淡了下去。

还以为来生意了,怎么会是李勇,这个李勇,都二十五六了还没娶亲,是村里有名的光棍。

年轻的时候不想事,好吃懒做,自从李老汉病倒之后,稍微好了点。

不过李家太穷了,以至于没人愿意把闺女嫁到李家去。

“是你啊,你叔在家里,啥事啊?”

李勇并没有回答,而是走到了陈氏身边,小声道:“我想问问豆豉的事。”

陈氏一愣,怎么都没想到,第一个上门买豆豉的居然真的是李勇。

张秀才虽然和几个侄女在玩,耳朵一直竖着,听到李勇的话,立即跑了过来。

“是勇哥啊,我爹在堂屋里,走,我带你过去。”

张秀才把人带到了堂屋。

陈氏跟了过去,云氏也跟着,不过陈氏怕传出闲言碎语,便让云氏去屋里待着。

李勇没有拐弯抹角,说出了来意。

“叔,婶,你们说城里卖十文,村里卖九文,可是当真,会不会到了城里卖八文,反而更便宜?”

张秀才一听,还有什么不明白。

对李勇,他算是知道一些,好吃懒做,但同样地,脑子很灵活。

往往是那些好吃懒做的,为了逃避干苦力,才会想方设法让自己过的舒服点,自然而然心眼也要比别人多。

沈老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下意识看向张秀才,放话出去是幺儿子的主意,具体要干啥,他还真的不知道。

张秀才笑着道:“勇哥,你要是不信,可以立字据为契。”

李勇一愣,没想到回答他的是张秀才。

“我就是随口一问,叔跟婶的为人我还是相信的,那……那个,还可以便宜点吗?”

张秀才见他一脸不好意思的模样,心里有了数,“便宜点也是可以的,不过要一百斤起卖,要是买一百斤,可以八文钱。”

沈老头和陈氏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一百斤!

谁家买豆豉吃,要买一百斤!

李勇同样张大了嘴巴,一百斤,那岂不是八百文。

他就是想转手倒卖,赚点辛苦钱,怎么就要这么多本钱。

再说,照家里现在的情况,两三百文还能说服他爹娘,要是多了,根本不可能。

张秀才不动声色观察李勇,他脸上的为难之色全都看在眼里。

李家的情况他也知道大概,知道李勇这是拿不出钱来。

张秀才话锋一转,“勇哥,你是想从我家买,然后卖去城里吗?”

李勇羞愧,支支吾吾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他这做法,太不地道了,抢了人家的财路,还被人家发现了。

谁知,张秀才却笑着道:“勇哥,别人就算了,要是你,可以破例一次,你要买多少斤都可以,算你八文钱。”

“啊?”

李勇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傻傻地看着他。

张秀才打的就是批发的主意,光是栗子糕,就已经让沈老头和陈氏辛苦了,要是再来豆豉,非得把两人累死。

沈家人太少了,闲暇时间他还能帮一下家里,等明年课业繁忙,根本抽不出身。

与其这样,还不如把豆豉干成批发,村里人只要有人愿意卖,都可以来沈家进货。

张秀才开口:“不过也有要求,只有这一次,下次要想八文钱拿货,就必须一百斤。”

李勇想明白了其中意思,一喜,“狗蛋,这份情我记下了,要是有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以后咱们就是兄弟。”

张秀才的肩膀被拍了几下,小身板跟着摇晃了两下。

沈老头和陈氏看傻眼了,幺儿子突然多了个兄弟。

张秀才收起笑意,“亲兄弟也得明算账,立字据也是必须的,你往外卖多少钱我不管,但是不能低于十文钱,勇哥,你要是觉得行,那咱们就把字据签了。”

李勇挠了挠头,“可我不识字。”

“我来写,你来按手印就行,你要是不放心,可以找识字的看一下,确定了字据内容,在按手印也行。”

李勇拍了拍胸脯,“狗蛋,你是我兄弟,你说啥就是啥,我信得过你。”

张秀才嘿嘿一笑,“那你等一下,我这就去写。”

张秀才跑去自己的房间,坐在椅子上,研磨落笔。

窗户开着,堂屋里能看到这里的情况。

李勇感叹,“狗蛋读书了就是不一样。”

沈老头和陈氏对视一眼,这笔生意,从头到尾,他都没插上嘴,幺儿子说的话他都记住了,琢磨了一下,就知道这绝对不是八岁的小孩子能想出来了。

夫妻俩不由的骄傲自豪,幺儿子聪明,以后肯定大有出息。

很快,张秀才就拿了两份字据出来,虽然李勇说相信他,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他还是念了纸上的内容。

双方确定后,张秀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李勇按了手印。

等李勇走了,张秀才对沈老头和陈氏道:“爹,娘,要是还有人来买,一百斤八文钱,要是买五百斤,可以七文钱,要是量达到一千斤,可以六文钱,六文是最少的了,不能比这个更低,字据我明天再多写些,要是有人买,你就拿过去跟人按手指就行了。”

沈老头点头,没有任何意见。

张秀才又仔仔细细跟夫妻俩说了大半夜,既然要做这个生意,到时候出面的只能是沈老头,他不能再掺合其中。

翌日

李勇再次上门,拿了两百文上门,买了二十五斤。

陈氏悄悄对沈老头感叹,“要是豆豉都能卖出去,可比栗子糕省事多了,咱们只要待在家里就能收钱。”

沈老头赞同点头,叹了口气,“恐怕只有李勇买了。”

陈氏跟着叹了口气,两百文就两百文吧,总比没有的好。

另一边。

李勇带着豆豉,来到了墉县。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