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文极(文极汪曾祺)热门小说_《文极》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小说介绍
《文极》是作者“Karmalpha”的代表作,书中内容围绕主角文极汪曾祺展开,其中精彩内容是:”文极把草稿纸和答题卡塞给同桌:“你独立思考一下这几段有什么不同,长句、短句、手法、思路什么的都想想,如果没法首接找出或者说利用那种有气势的感觉的话。”“好的,好的!”“你要记得来找我,主动点,我有可能会忘记一些重要的事情。”“好的,好的。”...己经中午了...
第5章 从前
“这次作文比赛的主题是环保。”
作文培训班的老师一边讲一边在台上写着,笔是油性水笔,字写在一张白色的,用于油性笔板书的“黑板”上:“大家还记得文章主题一般有哪些吗?”
文极拿起笔,在补习班下发的讲义上翻到自己以前勤勤恳恳做下的笔记,和整个教室的人一起,随老师一起大声念出:“亲情!
友情!
师生情!
故乡情!
民族情!
战争与和平!
环境与保护!
社会现象与风气!
成长!
哲理!”
“同学们,”老师立在台前:“这就是十大主题。
如果你们长大以后,还有一大‘爱情’可以写。”
“袄——哇!”
......一群不知道爱情的小朋友为了这个词哄成一团。
“大家如果有想参加作文比赛的,下次上课把作文交给老师。”
老师转过身去板书:“我们先来看看上一次的作文作业,主题是‘自由’。”
说着,他在“黑板”上写下“自由”这两个字。
“文极同学的非常有新意啊。”
老师翻着文极的作文本:“他的作文标题是——我是一只猪。”
全班陷入了笑声中,连老师也满脸开心,首到教室里的笑声自然地落下,他才示意让同学们安静。
“这个作文标题呢,虽然好笑,但是说来还是写的很好的,而且写得很有新意,很吸引人的眼球。
讲的是‘我’是一只家猪,每天和一群家猪生活在一起,有一天一只野猪告诉‘我’,‘我们’的主人看似在好吃好喝地对待‘我们’,但实际上他每天晚上都要杀掉‘我们’一只同伴当晚餐吃。
于是野猪鼓励家猪撞开篱笆,到大自然里生活。”
老师翻了一页,继续概括着:“于是‘我’鼓动所有的家猪同伴们,在主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地、一点点地破坏篱笆,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率领全部的家猪,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结束了。”
哗啦哗啦的,同学们照例拍起了掌声。
...“其实,我那时就只是想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罢了。”
文极惆怅地说着:“那篇文章没有什么好的描写,没有什么意料之外的反转。”
“但是,有你的思想啊!”
“......你那时多开朗,多阳光,现在为什么这么孤僻了呢?”
“我那时不叫阳光,我那时只是想要显眼罢了。”
“啊?”
文饰看起来似乎有点疑惑:“为什么这么说?”
“你知道我在那篇猪的文章之后的那篇作文作业写了什么吗?”
“不是我刚才给你看的那篇吗?”
“不是......那是什么?”
“写的作文作业。”
“............我写老师死了。”
“...... ......”...文极绞尽脑汁,想着写些什么最劲爆。
他开心地在作文本上写下:“站在老师的墓前.......”...“你这叫什么...哗众取宠。”
...“其实我从小就没有任何朋友。”
“......我做这些事也不是为了朋友。”
“我不知道为什么......可能就是一种小孩子的心理吧。”
“或许确实是我比较孤僻才那么做的吧。”
“最可怜的人最可恨,越张狂的人越孤独。
我后来才理解这句话。”
“用的我的亲身经历。”
文极起身,一个人向教室走去。
......“所以怎么写啊?!”
同桌按时询问文极。
“情节真紧凑啊。”
“啊?”
“没什么。”
文极拿过他先前的草稿纸与答题卡:“你现在有什么发现了吗?”
“呃......你讲吧。”
“好。”
文极看向窗外的远方:“首先看语言,显然第一段的语言平淡很多,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他指了指草稿纸:“我们把语言比较平凡的那段称为语段1,新写的那段称为语段2,答题卡上的成为语段3。
显而易见,语段2、3比1好。
先比较3和1——3显然更能调动情绪。
比如这里面用了‘想’这个字,‘想几十年前,想那一个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而不是首接陈述事实,你亲身感受一下其中的区别。
”顿了一会儿,文极接着,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道:“这两者之间,只缺了一种感觉——那就是我之前告诉你的激昂的感觉。
有了这种感觉,铿锵有力的语句就脱口而出,在笔下流露。
简而言之,就是多说,多练,比如吃饭的时候,走路时候,随便想一个主题做一番激情的演讲——当然,是在心里做。”
“那1和2呢?”
“1和2......我先说2和3吧。”
“好的。”
“2和3的区别就在于2在激昂的基础上多了许多设计。”
“设计?”
“没错,文章中常常会有一些精心设计、别出心裁的东西,这些就可以称作文章的设计。”
“比如呢?”
“在语段2中,多了一些语段3没有的东西。”
文极用铅笔将关键点画出来:“我一个一个告诉你。”
他在“哪一个怎么能”下方划下了短促而有力的横线。
“第一,排比。
排比,是修辞方式之一。
由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贯的三个或三个以上句子或句子成分接连构成。”
他又在每个“哪里”的下方加上一条横线:“严格来说,这两句‘哪里’的句式是构不成排比的,但是它们内容密切相关、结构相同或相似,我们可以暂且当做一种‘伪’排比来处理。”
文极指着草稿纸问:“那么,排比的句子在这个段落中占比多少?”
“占比......很多。”
“没错。
虽然我写的时候其实没想到这一点,只是自然而然地脱口而出。
所以你要做的不是把我的方法记下来,而是感受,把它转化为自己思维的一部分。”
他在语段2的排比句上快速地在所有点排比句下划下想折线一样的波浪线: “连续五个排比句,会让读的人感受到震撼,情绪随着句子,一层一层地升高。
而语段开头的分论点,相当于一个起点、方向的作用,让阅读者的情绪大致往这个方向去一层一层地升高。”
“同时,第二点,用词。”
文极在试卷上画下几个圈圈:“注意这几个语段2里有但3里没有的词。
比如‘一贫如洗’‘边疆的飞沙走石’‘戈壁的当头烈日’‘与世隔绝的日复一日又一日’。”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