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大秦长公子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大秦长公子(王猛嬴扶苏)最新小说

大秦长公子

大秦长公子

明月照万户

本文标签:

古代言情《大秦长公子》,现已上架,主角是王猛嬴扶苏,作者“明月照万户”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戍边卫国的铁血军人,面对来犯之敌,以寡敌众,本以为会在战场上壮烈殉国,谁知竟意外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末,成为大秦长公子嬴扶苏,且看主角如何翻云覆雨,改写大秦命运……...

来源:cd   主角: 王猛嬴扶苏   时间:2024-11-26 20:17:55

小说介绍

古代言情《大秦长公子》,现已上架,主角是王猛嬴扶苏,作者“明月照万户”大大创作的一部优秀著作,无错版精彩剧情描述:如此军国大事,无论怎样谨慎都不为过,陛下这次似乎有些草率了,冯劫出言打断丞相,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不过冯劫不知道的是,始皇帝给他们看的只是关于组建新式骑兵的大致方略,蒙恬呈递上来的奏章里,还有详细的实施方案,甚至对于那场震惊全军将领的骑兵演武场面都有描述。这也是嬴扶苏为了确保新式骑兵的组建,和蒙...

第19章


对于组建新式骑兵一事,今天在座的几位大人都能看出来皇帝陛下已经基本同意了,御史大夫冯劫自然也不例外,可他的心里却总感觉有些不踏实。

按理说蒙恬既然已经亲自返回咸阳,事情又是长公子和他联名提出来的,陛下无论如何也应该先当面问过蒙恬之后再做决定,可是看陛下和几位大人的意思,似乎现在就要把这件事情定下来。

如此军国大事,无论怎样谨慎都不为过,陛下这次似乎有些草率了,冯劫出言打断丞相,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点。

不过冯劫不知道的是,始皇帝给他们看的只是关于组建新式骑兵的大致方略,蒙恬呈递上来的奏章里,还有详细的实施方案,甚至对于那场震惊全军将领的骑兵演武场面都有描述。

这也是嬴扶苏为了确保新式骑兵的组建,和蒙恬商量了很久才完成的,与此同时嬴扶苏还存了一点小小的恶趣味,据传说秦始皇非常勤政,每天都要批阅几百斤的竹简,他索性就写上一大堆,看去吧您呐!

这几天皇帝陛下都在加班加点的认真研究长公子嬴扶苏和蒙恬联名呈递上来的奏章,平白增加了好多劳动量,连去后宫临幸的时间都没有了。

“哦?御史大夫你说说,哪里有不妥之处?”始皇帝对此似乎并不感到意外,况且御史大夫是朝中文武百官的典范,他的意见始皇帝向来非常重视。

冯劫长身而起,先向丞相告个罪,然后才对皇帝陛下解释道:“陛下,依臣之见,组建新式骑兵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臣的意思,还是先把蒙恬将军召来问清楚了,再做决定也不迟。”

始皇帝笑了笑,对殿内几人夸赞道:“人都说御史大夫冯劫虑事周全,不论什么时候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朕看这话着实没说错。”

冯劫微微欠身:“臣谢陛下夸奖!”

始皇帝摆摆手示意他坐下,继续说道:“本来朕想着,蒙恬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先让他在家好好休息几天,多陪陪家人。等你们把这件事情理出眉目之后,朕再召见他。”

殿内众人这才恍然大悟,皇帝陛下历来对他们这些肱股大臣都是格外看重,蒙恬又是陛下的心腹爱将,能得陛下如此关照,确实并不让人意外。

“既然现在御史大夫提到了,那就让蒙恬自己来说说吧,毕竟这新式骑兵究竟如何,朕和你们都只是从奏章上得知,只有他是亲眼看见了。”

始皇帝说完,转向赵高:“中车府令,传召蒙恬将军进宫!”

接到皇帝陛下传召之后,蒙恬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简单准备了一下就跟随传旨的内侍进了宫。

踏进咸阳宫门的那一刻,蒙恬又想起了临出发前长公子交代他的事情,到底提还是不提,蒙恬一直还没有拿定主意。

和组建新式骑兵比起来,只怕长公子交代的那件事情才是最棘手的,蒙恬一边在心底暗自琢磨着,一边跟随着前面带路的内侍,继续向内宫走去。

“蒙将军,请在此稍候!小的这就进去禀报。”

来到内宫后殿门外,传旨的内侍示意蒙恬止步,随后进入殿内禀报。

蒙恬微微欠身致谢,然后挺直腰杆低下头,肃立在殿外等候陛下召见。

片刻之后,传旨的内侍回来了,面白无须的脸上依然是一脸人畜无害的笑意,在这深宫之中服侍皇帝陛下和后宫诸位妃嫔,他们个个都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最会看人下菜碟。

“蒙将军,陛下有请!”

“多谢!”蒙恬再次欠身致谢,跟随着内侍的脚步进入殿内。

内宫后殿并不大,只几步路就到了始皇帝陛下和几位大臣所在的内书房,蒙恬紧走几步,大礼参拜:“臣蒙恬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蒙卿不必多礼,快快请起!”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始皇帝竟然从御座上走下来,亲手将蒙恬扶了起来,其他人倒还好,丞相李斯的心底却不由得泛起一股醋意,但脸上却依旧平静如常。

“自上次咸阳一别,你我君臣又是一年多未见了,真是辛苦蒙卿了,蒙卿这一向可好?”外界传闻中动辄就要大发雷霆之怒,灭人九族的始皇帝陛下,此刻竟然像朋友一样和蒙恬拉起了家常。

蒙恬对此倒也颇为习惯,但该有的礼数却一点也不少:“臣多谢陛下记挂,臣很好!陛下近来可好?臣在北疆,可是无一日不惦记陛下。”

想了想,蒙恬又加了一句:“长公子也如臣一般惦念陛下。”

始皇帝赞许的点点头,说:“蒙卿有心了,朕也很好。”

“扶苏在你那里怎么样?”对于自己的长子,始皇帝自然不可能不过问,尤其是最近,他给始皇帝带来了不少惊喜,“朕看这次组建新式骑兵的事情,是你们二人共同提出来的,朕是真的没想到,扶苏在军事方面还有这般造诣,蒙卿快详细跟朕说说。”

始皇帝言下之意,对于奏章中提到的很多事情,包括嬴扶苏参与了新式骑兵的前期筹划,而且此事还是由他首先提出的,甚至那种新式马具都是出自嬴扶苏的手笔等,他是持怀疑态度的。

蒙恬听出了陛下话里的意思,不慌不忙的把长公子到上郡之后的一系列表现捡好听的都说了一遍,言语中丝毫也不吝啬溢美之词和赞许之意。

始皇帝陛下和几位大臣都静静的听着,站在陛下侧后方服侍的中车府令赵高也竖起了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

“陛下,以臣看来,长公子可不光是人们口中所说的那样胸中只有文韬,这武略也是一点不差。”说到最后,蒙恬甚至有些眉飞色舞了,他现在对长公子算得上是钦佩有加了。

殿内几人反应各不相同,始皇帝自然是非常欣慰,看来把扶苏送去蒙恬那里监军这步棋是走对了,但是看到蒙恬对扶苏如此赞许,他的心底又有一丝隐隐的担忧。

丞相李斯依然面色如常,但心里却老大不是滋味,长公子嬴扶苏在咸阳的时候,在政见上就与他多有不和,双方虽然还没有到撕破脸皮的地步,但因为日常政务上的言语交锋而产生的龃龉总是有一些的。

御史大夫冯劫则是一脸喜气洋洋的样子,他历来都对长公子的许多政见颇为赞同,在以往的很多事情上双方互为助力,算得上是合作关系。

太仆,少府令和治粟内史也是神色各异,但基本上都是喜甚于忧,他们的想法倒也简单,陛下两个月前当众怒斥长公子的情形还历历在目,如今长公子表现出色,陛下父子的关系眼看就要有所缓和,对朝中大局是有利的。

此时殿内最不开心的,大概就数中车府令赵高了,他是始皇帝第十八子胡亥的老师,负责教授胡亥公子学习秦律,判案断狱,对于那个不学无术的公子胡亥,赵高始终抱着一种不敢对外人言的不切实际的期望。

两个月前长公子嬴扶苏触怒陛下,被赶去蒙恬那里监军,赵高敏锐的意识到机会终于来了,于是他借着身份之便,不断地为胡亥公子创造机会,在陛下面前表现自己,可是尽管他费尽心机,胡亥那个蠢货的表现却总是差强人意,每一次都欠点火候。

雪上加霜的是,远在上郡监军的嬴扶苏一出手,就把胡亥那个蠢货狠狠的比了下去,赵高身为皇帝陛下的近侍,他可是亲眼看见陛下捧着嬴扶苏和蒙恬的联名奏章,笑得合不拢嘴的样子,在他的印象中,还很少看见陛下有那样失态的时候。

胡亥啊胡亥,你个蠢东西怎么就不知道长进呢?赵高在心底暗骂一声,脸上依然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默默的低头侍立在始皇帝身旁。

“如此说来,让他去你那里监军倒是去对了。”始皇帝听完蒙恬对长子扶苏的一番夸奖,不置可否,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继而转移话题,询问起当日骑兵演武的具体情形,这是他目前最关心的事情,新式骑兵到底有多大战斗力,值不值得投入这么大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他需要从蒙恬这里知道最终的答案。

提起这个,蒙恬更显振奋,手舞足蹈的把当日演武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还原给在场的皇帝陛下和诸位大臣听,期间又夹杂了不少对长公子的夸奖。

在场的诸位都是人精,从蒙恬这个当事人第一视角的讲述中获取了更多有用的信息,这新式骑兵果然如奏章中所说,有超乎他们想象的强悍战斗力,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新式骑兵专克匈奴人,简直就是为匈奴人量身打造的一般,除了赵高,殿内众人对长公子嬴扶苏又多了几分新的认识,当然这认识全都是钦佩和赞同。

“哈哈,好!好!好!”始皇帝老怀大慰,连说三个好,不知是在夸新式骑兵,还是在夸蒙恬亦或者是长公子嬴扶苏,不过有一点大家是可以确定的,组建新式骑兵的事情肯定没跑了。

果然,始皇帝收敛笑容,正色道:“诸卿听旨,着丞相,御史大夫,太仆,少府令,治粟内史会同蒙恬,五日内拿出一份组建新式骑兵的详细方略,朕特许卿等调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促成此事,方略制定完成,交朕用印后,即颁诏施行。”

“臣等遵旨!”

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蒙恬了,他激动的俯身再拜,信誓旦旦地说:“陛下,有了这五万铁骑,臣敢保证至少二十年内,匈奴绝对不敢南下而牧马。”

始皇帝对此却并不满意:“二十年时间太短了,朕的意思是等这五万铁骑成军之后,干脆把匈奴人全都赶到大漠深处,任他们自生自灭,当然最好是能他们全部消灭。”

“亡秦者胡也”这句话,在始皇帝心底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对于打击匈奴这样的北方胡人,他向来都是不遗余力的支持。

“臣遵旨!请陛下放心,臣相信迟早会有那么一天的。”蒙恬对此信心很足,匈奴人现在只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部落,最强大的头曼部也不过才两三万骑兵,以前是他们跑得快,秦军追不上,以后一旦遇上,他们可就别再想轻易跑掉了。

蒙恬转念又想到了临行前长公子交代给他的事情,趁着此时陛下心情大好,干脆一并说了:“陛下,既然我大秦以后有如此铁骑可以对付匈奴人,那么修建长城的事情,臣斗胆建议,是否……”

说到这里,蒙恬偷偷看了始皇帝一眼,发现对方的神色并无异常,于是壮着胆子继续说了下去:“是否可以暂停或者暂缓,以便腾出足够的人手组建新式骑兵,也可以稍微恢复一下疲弱的民力……”

“够了!”就在蒙恬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时候,刚刚还神态自若的始皇帝忽然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伸手指着蒙恬,“你给朕住口!”

“你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我大秦的民力几时疲弱了?这些混账话是你的意思还是扶苏的意思?”

蒙恬被暴怒的秦始皇吓懵了,“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他意识到自己不小心触碰到了陛下的逆鳞,惹下了大祸!

始皇帝陛下不知体恤民力,好大喜功是世人皆知的事情,大秦已经有外强中干之势,民生凋敝,苦不堪言也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些事情偏偏谁都不能提,谁提了就是犯了始皇帝陛下的大忌。

“启禀陛下,这些话都是臣自己的想法,臣是想……”事到如今,蒙恬只能硬着头皮硬挺着,无论如何也不能牵连到长公子,否则情况只会更加糟糕。

“你的意思?”皇帝陛下冷哼一声,冷冷地打断蒙恬的话,“蒙恬,只怕你还没有这个胆子!”

“好一个赤胆忠心的蒙大将军,这才几天时间啊,就知道在朕的面前给嬴扶苏打掩护了,好,好极了!”

“拟订骑兵方略的事情你不用参加了!现在马上给朕滚回前线去,传朕的口谕,亲口告诉嬴扶苏,朕的好儿子,他现在还不是皇帝呢。”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棠梨读物回复书号16482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