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韩维周阎铁成《斯文一脉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斯文一脉小说全集在线阅读

斯文一脉小说

斯文一脉小说

编辑委员会

本文标签:

《斯文一脉小说》主角韩维周阎铁成,是小说写手“编辑委员会”所写。精彩内容:《斯文一脉》是一本文化书,是郑州日报社为郑州打造的张文化名片,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郑州样本。...

来源:ygxcx   主角: 韩维周阎铁成   时间:2025-05-19 12:07:25

小说介绍

无删减版本的小说推荐《斯文一脉小说》,成功收获了一大批的读者们关注,故事的原创作者叫做编辑委员会,非常的具有实力,主角韩维周阎铁成。简要概述:黄河儿女走进“天地之中”——功夫郑州,探珍宝、赏艺术、拜始祖,感受厚重多彩的黄河文化,聆听动人的黄河故事,在这里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绘就了黄河文化交流互鉴的绚烂篇章。大河奔腾,不舍昼夜;实干筑梦,气象日新。看母亲河畔,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成千上万的郑州人正用脚丈量着大地,用心规划着未来,...

第2章

一条河描绘一座城
如诗如歌的壮丽画卷
大河高歌东赴海,万仞嵩岳立天中。
一条充满生机的生态河、传承历史的文脉河、景美惠民的幸福河正在奔腾向前,一曲激越昂扬的郑州“黄河号子”正在奏响荡气回肠的黄河颂歌。
以打造“中华儿女的寻根之地、中华文明的朝圣之地、中华文化的体验之地、国学教育的实践之地”为支撑,以“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建设为总纲,郑州市正在加快建设“文化强市”。
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世界大河文明展、世界大河文明论坛……一场场前所未有的文化盛会,成为黄河儿女对黄河母亲的深情告白。多姿多彩的黄河文化,让古都郑州向世界散发出璀璨的光芒。
近年来,郑州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积极推进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除成功举办三届中国考古·郑州论坛,推出“世界大河文明展”“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展”等精品展览,高水平举办第九届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还创新举办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等系列大型文化活动,为弘扬黄河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有力支撑。
赫赫始祖,泽被华夏。每年农历三月三,一年一度的根亲文化盛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如约而至,无数华夏儿女或从五湖四海奔赴大典现场,或网上祈福,共赴“心灵之约”,礼拜人文始祖。近年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组委会还开通了网上拜祖祈福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拜祖并重,通过网络遥拜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成为全球中华儿女共同的珍贵记忆。
黄河文化,光彩夺目。中国(郑州)黄河文化月自2021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期间,一道道出新出彩、特色鲜明的黄河文化大餐让人目不暇接、收获满满。黄河儿女走进“天地之中”——功夫郑州,探珍宝、赏艺术、拜始祖,感受厚重多彩的黄河文化,聆听动人的黄河故事,在这里共同唱响新时代的“黄河大合唱”,绘就了黄河文化交流互鉴的绚烂篇章。
大河奔腾,不舍昼夜;实干筑梦,气象日新。看母亲河畔,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成千上万的郑州人正用脚丈量着大地,用心规划着未来,为描绘新时代壮美的黄河文化画卷着色赋彩。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为统领,郑州市高水准规划沿黄文化旅游带,将黄河沿线生态保护与文化挖掘有机结合起来,高标准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努力把黄河郑州段建成世界级黄河文明寻根圣地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光体验目的地。围绕“黄河、黄帝、古都、嵩山、运河”等核心资源要素,郑州市大力发展精品民宿、文化研学、生态观光、“非遗”展示、田园体验等全域旅游新业态,全力打造“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城市品牌。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力量,是最深沉、最持久、最强大的力量。奔腾吧,母亲河!
跨越时空的商代王城
孙新峰 苏 瑜/文 马 健 李新华/图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春日里的商都遗址公园美不胜收,满天星、鸢尾、猬实,各有各的美。健身的人们穿梭其中,老、中、青、少,或三五成群,或独行不羁,三人举鼎与青铜模范雕塑旁有人练起飞镖,玄鸟广场上杨氏太极拳与陈氏太极拳平分秋色,一旁姊妹花的健身操也毫无违和,“刻字先生吕文远”的桌前,小学生王一佳,大声读着英语……
一年的等待,终于等到如约绽放,这是春风送来的一场豪华盛宴;千年的等待,从“天地之中”申遗成功到入列国家中心城市,这是时代的春风送给千万郑州人的一份文明大礼。
郑州是一座不事张扬的城市,在当今中国所有城市中,尽管郑州建城史最悠久,人们对其却知之甚少,让我们在无法割舍的地缘情绪中,寻找过去,链接历史,创造现在。
中心城区沿用3600年
是世界城市发展史的孤例
作为商都遗址公园的一景,一组铜像一直被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瞻仰、合影。韩维周、安金槐、邹衡,这是值得郑州人世代铭记的三个名字。
1950年,郑州南学街小学教师韩维周上完一周的课到城外踏秋,在二里岗,他被脚下踢出的陶片所吸引,俯身拾起端详,心中为之一震,连忙在周边又搜寻了一些,随后送往文物部门。
如果说,是韩维周的无意发现开启了二里岗文化这一幕令中华文明史重写的大戏,那用科学的考古手段把郑州商城遗址发掘出来的安金槐先生,在抢救珍贵文物、再现3600年前中国社会的辉煌盛景上功不可没。而最终,给商城遗址做出结论的,则是邹衡先生,他用缜密的考证方法揭示出其“商代早期150余年首都”的性质。
“学术界对于郑州是不是商城起初有争论,两种观点相持不下,难分伯仲,进行了长达22年的论争。后来,偃师商城的发现,使得赞同郑州商城是商汤亳都的人越来越多,郑州商城是商汤所建的第一个国都——亳都的观点逐渐成立。”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著名考古学家李伯谦说,从中丁隞都到成汤亳都,见证着3600多年荣耀和辉煌的郑州商城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商代前期都城,是郑州入列全国八大古都的重要支撑。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郑州商城自建成便为人们代代沿用,三千六百余载人脉不息,城址不移,至今仍为繁华大都,这是世界城市发展史中的孤例。
“南京自东吴为都,至今1700多年;西安,是西周建都,时间刚跨过3000年;安阳,晚商建都,时间3200 年;相较而言,3600岁高龄的郑州,入道早,岁数大,可谓‘少年老城’。”对郑州有着深入研究和深厚情感的作家赵富海如是说。
后生可畏,意气风发。近年来,郑州这座“少年老城”一方面继续探索未知、揭示文明本源,有力彰显华夏文明主根主脉地位,另一方面坚持新发展理念,在传承保护好、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遗存上下足功夫。
“当前,我市正在加快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中的全国重地’,积极构建‘博物馆群+大遗址公园’全景式中华文明集中展示体系。郑州,要以‘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为总目标,分专题开展郑州地区仰韶文化、夏文化、商文化研究工作,推进王城岗、新砦、郑州商城、小双桥4处夏、商王都考古研究与遗址公园建设,从而塑造‘两座夏都、两座商都’的文化品牌。”郑州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将考古科研成果运用数字化、视觉化等展示方法,让文物活起来,强化文化遗产的活化利用,服务文旅文创深度融合,打造中华文化传承创新中心。
逆向思维“母体文化”,形成多色彩文化谱系
在郑州百姓的心里,郑州之所以叫商城,就是有商代城墙的缘故,古汉语里,“城”也特指“城墙”。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88478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