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杨士奇陈林)完结版阅读_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杨士奇陈林)最新热门小说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

老黄

本文标签:

高口碑小说《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是作者“老黄”的精选作品之一,主人公杨士奇陈林身边发生的故事迎来尾声,想要一睹为快的广大网友快快上车:他觉得陈林有点大题小做,是没饿过肚子的原因如果当初有这两种粮食,就算元朝统治再残暴,他朱元璋只要有一口吃的,也不至于造反所以朱元璋觉得还是先解决肚皮吧,至于伤不伤农,那是后面的事了陈林继续说着:“玉米倒是可以作为主粮,但也不可取代稻米、小麦和黍米三大传统粮食的地位,臣建议因地制宜,只在原来的旱地、坡地等贫瘠的土地上种植玉米红薯,水浇地和平原地带该种啥还种啥”“实在不行,陛下可以先军屯或者招...

来源:   主角:   时间:2023-05-31 15:20:48

小说介绍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中的人物杨士奇陈林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小说,“老黄”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内容概括:“是,朱董事长”朱元璋很受用这个新称呼,拍着陈林的肩膀说道:“好好干,陈经理,以后有你吃香喝辣的”.........吃饱后,陈林给了些钱让村民们帮忙收拾河边的残局,没想到他这无意间的举动,却让螺蛳粉这个神奇的吃食渐渐在句容县传开,再经由商人之手渐渐传遍全国,带动了一股全民螺蛳粉热...另一边,陈林跟朱元璋一行人又回到白天粮食过磅的地方姜农六和一些吏员还在统计数目,过磅任务已经完成,空地上是一...

第2章

小说《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是一本十分好看的军事历史文,这本小说的作者是“老黄”。文章精彩截取如下:“还请陈县令解惑。”“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听过吗?”两人虽然没听过,但这句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陈林继续说道:“就拿句容县为例,如果有一条直通京城的水泥路,卫生间那些瓷器用具就能很顺利的直抵京城,路上不会因为颠簸产生损耗。”“民间的特产也能通过水泥路快速送到京城卖掉,这不就增加百姓的收入吗?”朱标点点头...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

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 在线试读


深夜,陈林和朱元璋父子俩在马皇后寝宫外的亭子谈话。

为了避免马皇后病情出现反复,朱元璋特意多留了陈林一夜,陈林甚至将血压计都留下,并教会一个宫女如何使用,然后将一半共计十瓶的降压药留了下来,足够马皇后吃上几个月了。

至于另一半,留着总会用到,有备无患嘛。

亭子中的石椅上,朱标听完陈林的话:“这修建道路不仅不损耗国力,反而有助于经济发展,提高百姓收入?”

“是啊,太子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朱元璋在一旁装着淡定,其实他也没明白,只是作为帝国皇帝,自然要保持超然的地位。

“还请陈县令解惑。”

“要致富先修路这句话听过吗?”

两人虽然没听过,但这句话听着好像很有道理。

陈林继续说道:“就拿句容县为例,如果有一条直通京城的水泥路,卫生间那些瓷器用具就能很顺利的直抵京城,路上不会因为颠簸产生损耗。”

“民间的特产也能通过水泥路快速送到京城卖掉,这不就增加百姓的收入吗?”

朱标点点头又问道:“可是修路总要花钱,总要征徭役吧,这大兴土木的不是有损国力吗?”

陈林打了个哈欠后说道:“这简单,还是以我句容县为例。”

“人力问题可以承包给施工单位,他们负责雇佣工人,这又是一个增加百姓收入工作机会。”

“然后修路用到的水泥,砂石等材料,需要有水泥厂,采砂厂等产业,这就会带动一批工厂作坊的崛起。”

“工厂的建立也会为百姓提供工作的机会。”

“那这些工厂、施工队赚了钱是不是得交商税,百姓们手上有钱了是不是要消费,消费是不是就带动了商品流通,商品流通是不是就促进了商业的繁荣,那朝廷收的商税是不是就变多了。”

“代价就只是朝廷最初投入的那笔启动资金而已。”

“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国家的每个重大工程都会带动一批行业的兴盛。”

“试想,如果将水泥路铺到全国,那将会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

呃,这......

朱标被陈林所描述的场景震慑住了,不知该说些什么。

这时朱元璋问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如果人人都去经商,那还有人去种地做工吗?”

“要知道农业才是国家的根本。”

陈林点点头:“问的好。”

“没错,百姓们在见到商人好赚钱后,势必都会打起经商的念头,可陛下想想,经商真的就那么容易吗?”

“每个人都有能力、有资格经商吗?”

“现实的残酷会将那些没认清自己的人重新拉回种地的。”

“而种地的人少了,那土地不就多出来了,这就从侧面解决了耕地紧张的老大难问题。”

“而且,这时候种地不一定比经商赚的少,风险还低。”

“哦?”朱元璋父子俩同时哦了一声。

陈林继续说道:“以后农民种地将会跟商业结合。”

“可能你的种子刚刚埋下,就有商人找上门给你钱,将你地里的产出全包了。”

“农民们有利可图,为何要冒着风险去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

“当然,粮食种植方面,朝廷还是要严格控制,避免市场变化导致粮荒。”

......

振聋发聩,匪夷所思,却又合情合理!

陈林的话朱元璋父子俩需要很久才能消化。

他也不打扰这俩人,抖着二郎腿背靠着亭子的柱子。

马皇后寝宫内,在哄睡着朱雄英后,看向外面君臣三人在亭子内夜谈,一种温馨的情绪油然而生,也不知为何,顿时心里有些空落落的,她想起了内心深处最遗憾的一件事情。

陈林则闭着眼睛想着,这陪老板和老板儿子聊公司未来的规划发展,应该算加班吧!

看了下手表,时间刚刚好,打好卡后向两位老板告退后,陈林就回房间睡觉去了。

朱元璋父子俩看着离去的陈林:“爹,您觉得陈县令的这些想法是怎么来的,他可不到二十岁啊!”

朱元璋一拍石桌:“西洋,一定是在西洋商人那学来的,看来这西洋咱一定要派人去看看了。”

“那这商税?”

“不急,走一步看一步,听那小子刚刚话里的意思,这里面水深着呢,搞不好会引发一场动乱。”

“我们先看看句容县的发展,然后由小及大,由点到面的慢慢试行商税改革,这件事你重点关注下。”

另一边,陈林被太监领到一个房间内,里面还是上次替他洗澡的那三个宫女。

“呃,今天不洗澡,三位姐姐回去吧!”

“大人,我们就是陛下派来服侍大人就寝的。”

!!

“这个不太好吧,我也没带套啊!”

三位宫女哪管那么多,上来就开始宽衣解带。

陈林见状,这自己可享受不了,这可是皇宫大内,所有的女人名义上都是皇帝和太子的。

千万不能留下把柄,万一这是朱元璋设的圈套,目的是想收回自己手上的丹书铁券,那岂不是亏大了。

于是,陈林提着裤裆弯着腰,落荒而逃。

“呀,这大人是不是傻啊,明显我们就是陛下赐给他侍寝的,他是真不懂还是装糊涂...”

“难道是我们长得不够漂亮?”

“呸,反应那么激烈,没见是弯着腰跑走的吗?”

“有贼心没贼胆.....”

第二天一早,在太监宿舍挤了一夜的陈林,是被鼻孔的瘙痒弄醒的。

“是皇长孙啊,有事吗?”

朱雄英扔掉手里的茅草:“上次那个【留下来】你再教我一遍呗。”

陈林只能起床,谁叫人家是老板孙子呢,跟老板家人搞好关系准没错。

在几个太监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中,陈林掏出传家宝撒了泡尿后,带着朱雄英来到院子里。

朱元璋和马皇后已经在鹅卵石路上行走了。

“你小子,给你安排侍寝的,你跑什么?”

“嘿嘿嘿,这几天不太方便,下次一定不辜负陛下好意。”

朱元璋实在受不了脚底板的酸疼,直接跳出鹅卵石路面,来到陈林面前:“听咱大孙子说你还会跳舞?”

“来,跳段给咱瞧瞧。”

你妹的,这么多人说跳就跳,我不要面子啊!

“陛下,这舞蹈一个人跳没劲,人越多越好玩。”

“皇长孙殿下,给你个任务,将院子里的太监宫女们都集中过来。”

没过多久,院子里就站满了人。

陈林也准备好了,站在第一排背对着所有人,第二排是朱元璋马皇后和朱雄英。

“第八套广播体操现在开始!”

“第一节,伸展运动,预备起!”

“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在陈林的朗声播报下,广播体操正式在皇宫中扎下根来,间接改变了许多人的生命轨迹。

小说《完整版大明:从县令开始996》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