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宴花月》新书正在积极地更新中,作者为“桃芝耶”,主要人物有锦媱羽兰,本文精彩内容主要讲述了:锦媱用余光瞟了一眼,羽兰姑姑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离开了。兮枝拿着手里的戒尺,来回踱步。忽听外面一声惠贵妃到,舞姬们齐刷刷跪在地上。兮枝也出去行礼去迎,惠贵妃慢条斯理的由宫女扶着进来坐下,看看众人说道“免礼,都起来吧...
第2章 乐师
转眼十日之期己到,新来的舞姬们五个为一组接受舞乐司考核。
羽兰神情严肃地看着舞姬们伴随乐师的琴声起舞,每走到一个人面前都刻意停顿下来,然后点点头。
走到锦媱面前时,用手中的扇子推了推她的胳膊指正动作。
“姑姑看得到每个舞姬的进步,接下来,你们要正式和舞乐司其他舞姬一起,共同为舞晏做准备。”
羽兰回到位置上,用扇子轻掩在嘴前,喊兮枝吩咐了几句话。
乐声重新响起,舞姬们又跳了起来。
锦媱用余光瞟了一眼,羽兰姑姑不知道什么时候己经离开了。
兮枝拿着手里的戒尺,来回踱步。
忽听外面一声惠贵妃到,舞姬们齐刷刷跪在地上。
兮枝也出去行礼去迎,惠贵妃慢条斯理的由宫女扶着进来坐下,看看众人说道“免礼,都起来吧。”
锦媱小心翼翼抬头看了她一眼,素雅的妆容下一双眼睛有难掩的疲惫。
但她官宦世家贵女才独有的雍容大气,令人自然产生几分怯畏。
她不算令人一眼惊艳的长相,但气质绝对一流。
兮枝笑盈盈上去行礼,“娘娘,这就是今年为舞晏选拔出来的舞姬。”
“倒是个个明艳动人~你们继续练吧,不用管本宫。”
锦媱想惠贵妃也最多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而仪态里的端庄却让她显得成熟许多。
音乐又响起,一曲过后,惠贵妃道,“这首曲子叫什么,本宫之前倒是未曾听过。”
“回娘娘,这是宫中乐师新谱的曲子,名叫万里春。”
“万里春~听着倒是真有春回大地,春光和煦,万物复苏之感。
这乐师可在?”
兮枝朝乐师方向使了眼色,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子站了出来,“回娘娘,是奴婢所作。”
“你叫?”
“回娘娘,奴婢许谦,原是长安城市井乐坊的一名乐师 ,这是奴婢专门为舞晏作的新曲。”
惠贵妃点了点头,接过侍女给的手炉。
“舞宴设在三月,这曲子还真应景。
琵琶、笛、磬、笙、古筝、琴搭配融合,浑然天成。”
“谢娘娘夸赞~只是此次宴会毕竟是为太黄太后所办,她老人家我记得爱听箜篌,寻常曲目她平日也常听。
本宫看以你的才华,再作一首箜篌曲应该不难。”
“奴婢遵命,定不负娘娘所托。”
惠贵妃扶了扶额,侍女便轻声询问,是否要回去,她点了点头,便由侍女搀扶离开。
锦媱看向许谦,觉得他十分面熟,才想起来之前在芳舞轩似乎见过,那时她远远地只能看到隐约的面容,他坐于二楼高台,弹一张琴,穿一身素衣,衬得头上青玉色发冠色泽更加柔和细腻。
如今再看他,一双柳叶眼谦和地低垂,气质温润儒雅。
许多人说他是许多长安城贵女的座上宾,也不是没有道理。
锦媱出神间,发现许谦突然看向了自己,她才有些尴尬地收回朝向他的眼神。
中午休息回到住所的路上,锦媱只听身后传来一句,“是锦媱姑娘吗?”
锦媱回过头停下,许谦知道自己认对了人,微笑着走了过来。
“我是。”
“你师傅记挂你,知道我会来宫里,要我来打问你过得可好?”
“你~”锦媱有些疑惑显然不知道他为何会认识自己,同时又怀了些许警惕。
“哦,在下冒昧了,你师傅说你腰间可能会有一个她亲手绣的竹叶纹样香囊,只是入宫了,不知道你是否还戴着,而且你面纱上写了名字,阿媱”锦媱拿起腰间的香囊,“师傅给的,我定要好好戴着。”
“告诉师傅,我很好,不用牵挂。
多谢许公子的照顾。”
锦媱行了双手交握行礼致谢,便转身要离开。
许谦快步跟了上去,观察了下周围的人陆续都走远了,快速往她手里塞了一个小荷包。
小声说了句,“你师傅给的。”
,就走开了。
锦媱接过,收在袖子里。
这时小荷也回了头,“啊瑶,怎么走那么慢?”
“练得腰酸。”
锦媱作势揉了揉腰。
与此同时,进京赶考的书生因为没了盘缠,被房东大婶将行李和日常用的东西一股脑丢了出来。
“住不起就别住,都几天没交房钱了。”
大婶叉腰骂道。
“婶,你就宽限几日,等我们家公子把画卖了之后就有钱给你了。”
书童央求道。
咚地一声门被拍回去了。
书生沈连安拍了拍地上书籍的灰尘,将书一本本装到了书箱里。
“玉生,走吧。”
玉生垂头丧气地坐到了台阶上,“眼看都要睡在大街上了,公子你还不愁。”
沈连安刚在长安城落脚几天的时候,想去拜访傅华老先生。
傅老在长安城外有一个书院小有名气,沈连安希望他能指点一二。
可是沈连安一没推荐信,二没钱,傅老如何会见他。
二人还是决定去碰碰运气,于是打算去集市上买点东西就出发。
好巧不巧,集市的小乞丐偏偏盯上了他,装作不经意撞了他一下,钱袋就被顺走了。
沈反应过来的时候,小乞丐己经跑出几米远,玉生赶忙去追,正要追上时,脚踩住了路边菜摊上扔出的一片菜叶子,脚底打了下滑,再一回神,小乞丐己经不见了。
这下好了,东西没买成,钱袋还丢了。
拜访傅老的那一丝希望也落了空。
两人没了住处,走到偏远处的一座破庙安了脚。
庙上的牌匾因为年久己看不清字迹,神像立于高台,虽落了灰,威严的眼神依旧注目前方,不失丝毫气势。
“公子,也不知这是什么庙?”
,玉生边打扫边疑惑道。
沈连安观察了一下,走到西周壁画附近,扫开了积在周围的一层层房尘。
仔细看了起来。
“似乎是一位贤臣。
你看他帮助天子平息各部叛乱,后又治理水患,干旱年间,亲自参与农耕,总结经验,帮助百姓粮食增收。
这壁画大概描述他一生给百姓做的事情。”
“好厉害的人物,公子可知是谁?”
沈连安思考了一会,“难道是前朝开国功臣于孟祥,看这经历,大概是他了。
他五十多岁就自请辞官,庙堂还是江湖再不见此人,销声匿迹。
这大概是当时的百姓为了纪念他所盖的庙。”
“哦,公子这一说,我倒是对上些 我读书时看到他的故事,想如果他不辞官,是不是就可以阻止二十年后的藩王之变,战火西起,边疆百姓流离失所,几年后才被肖将军陆续平定。”
“可是公子, 正所谓功成身退,天下之道。
玉生读书少,但觉得人各自有自己的使命,很多事情都不是谁能真正阻止的,各自有各自发生的玄机。”
玉生看着眼神有些哀伤的公子,知道他又沉浸在哀伤百姓疾苦的情绪中了 。
玉生无奈地摇摇头,拿出一个破了边的空碗递到沈连安的面前大声说道,“公子,我们最后一个饼吃完了,晚上吃什么?”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