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简介
小说《守得云开见清月》是作者“吴月明”的精选作品之一,剧情围绕主人公胡云刘浪的经历展开,完结内容主要讲述的是:胡云似乎拉开了话匣子,又接着说:“再说了,你父亲即使有再大的过错,那也是过去的事啊!……”“我父亲没有过错,他是冤枉的……”说到这里清月有点激动,眼泪刷刷地往外流。胡云被清月突如其来的反驳惊呆了,他从认识清月以来,从来没见过她发脾气,他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后,缓缓地问了清月一句:“那你父亲到底是怎么一...
第8章
“你上次为什么约我出来,就是为了拒绝我们之间的来往?”胡云问道。
“是啊!我觉得我们之间差距太大!”清月说。
“什么差距?我觉得没有啊!要讲差距我倒觉得我配不上你啊,你一个如花似玉的城里妹子,我一个地地道道的渔村乡巴佬……”胡云说。
“城里妹子又怎么样?这不也在乡下吗?”清月似乎有点不甘心地说。
“说真的,从你们娘俩下放到渔村,我虽也听到过一些传言,但凭我的直觉,你们绝非坏人!即使你父亲有什么问题,那也是他的问题啊!”胡云有点打抱不平的意思。稍作思考后接着说:“现在不也流行这样一句话吗?‘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大革命时期,有多少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出身为大地主、大资本家,可他们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革命道路,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了大量可歌可泣的贡献!”胡云滔滔不绝地讲着大道理,为的是鼓励清月坚定革命信念,坚定自信心,满腔热情地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上来,永远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面对人生。
胡云似乎拉开了话匣子,又接着说:“再说了,你父亲即使有再大的过错,那也是过去的事啊!……”
“我父亲没有过错,他是冤枉的……”说到这里清月有点激动,眼泪刷刷地往外流。
胡云被清月突如其来的反驳惊呆了,他从认识清月以来,从来没见过她发脾气,他平静一下自己的情绪后,缓缓地问了清月一句:“那你父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怎么回事啊!就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时,强征不少中国劳工,有的选去当挑夫,有的选去修路,甚至还有做厨师的,当时我父亲抓去后,就是为他们修路筑桥的,日本鬼子根本不把中国劳工当人看,父亲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和汗,也只有父亲自己知道……”说到这里清月又一次哭了。
这时,胡云不敢打扰清月的倾诉,只好让她尽情地把苦水吐出来。
清月接着说,她父亲所在的卫生纸厂,有大几百号工人,他们在清理工人阶级队伍时,搞什么“人人过关”“内查外调”,结果发现我父亲在旧社会为日本侵略者做过事,于是他们为了向上面邀功,便说挖出了一个“日伪汉奸”,几乎每天晚上厂里干部轮流审问她父亲的过去,非逼他承认是汉奸,他父亲死活没法承认,就这样,他们紧追不放夜夜审查……
由于晚上没有休息好,她父亲白天还得照常上班,她父亲是这家卫生纸厂的“打浆工”,在上班时,神情一恍惚不小心掉入了打浆池,结果被打浆机碾成了几段,当场死无完肤……
倾诉到这里,清月又是一阵痛哭!好一阵后,她才接着说:“父亲失足掉入打浆池而死,厂里不但没把他当工伤处理,反倒指责他是畏罪自杀!我们就是这样当作有历史问题的家属下放到渔村的……”
“父亲的冤死,母亲悲痛欲绝,我除了悲痛之外,还特别担心母亲的安危,我日夜守护着母亲……”
“哎!那段日子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清月诉说得像个泪人儿。
“直到下放到湖畔渔村,乡亲们对我们热情关照,才使我们娘俩从悲痛的阴影中慢慢走出来。”
了解了清月悲切的家事和被下放劳动的原委,胡云无比的气愤和万般的怜悯,一种决心照顾好她娘俩的情感油然而生……
无论胡云怎样安慰清月,给她自信,但清月却始终认为配不上胡云。
八
一生产队靠着几十亩渔池和几十亩农田,外加一点副业,正常年景还是能勉强养活全队两百多号人口,但天有不测风云遇上自然灾害,便连人都养不活,还是在胡云十来岁的时候,渔村遇到了百年未遇的史上称“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大面积欠收,渔业因河流枯水减产,为了活命糊口,队长只好带领稍强壮的劳动力去城郊的砖瓦厂干零活,当工厂提出困难难以安排时,队长只好乞求厂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这样成天累死累活,就填了个肚皮,这些劳动力们再把家里省下的少量的食物用来养活老幼病残等,那些年就这样过去的。
胡云读了高中,也是全村文化最高的,他一想到村里的贫穷,便想搞点什么名堂来改变一下现状。
有一次,他随队上收大粪的船进城里收粪,午饭后,几个收大粪的乡亲,坐在一个街巷里歇脚,大家觉得无聊,便扯起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事儿——
有的扯一些公公与儿媳“扒灰”的事;
有的则扯一些男欢女爱的下流故事;
更有甚者,扯到了在吊脚楼厕所里掏大粪没少看上面用厕的女性的下身,还大大咧咧地说:“别看我们是掏大粪的,还真是苦中有乐呢!”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胡云觉得极无聊,甚至心里鄙视他们,于是选择了去书店逛逛。
他来到书店,照理说他酷爱文学,可现在身居贫穷的农村,一种想改变家乡的欲望占据了上风,他来到科技类书柜,翻来翻去,结果一本《淡水养殖珍珠》的书映入眼帘,他连忙取出翻了翻,越看越有兴趣,以至于误了点,和他一起来收大粪的乡亲们等了他许久不见踪影,眼看日头偏西了,只好将船驶回了渔村。
那天,他硬是步行十多里路回的家,到家已是点灯时分了。
《守得云开见清月列表》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