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getheme.net/uploads/20250210/8dffc505169b3de24f1c12c1a1454907.jpg)
总有人间一两风
墩墩的可爱小屋著小说《总有人间一两风》,超级好看的现代言情,主角是墩墩的可爱小屋墩墩的可爱小屋,是著名作者“墩墩的可爱小屋”打造的,故事梗概:在时光的长河中,无数故事悄然沉淀。《总有人间一两风》这本小说集,宛如一座故事宝盒,每一章都是一个全新世界。这里有年少时未曾说出口的青涩暗恋,有在岁月里相互扶持的温暖情谊,还有在平凡日子里坚守的梦想与信念。那些藏在时光深处的话语,或深情,或激昂,或无奈,都等待着你侧耳倾听,感受人间烟火与至情至性 。...
来源:cd 主角: 墩墩的可爱小屋墩墩的可爱小屋 更新: 2025-02-10 18:23:09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现代言情《总有人间一两风》是作者“墩墩的可爱小屋”诚意出品的一部燃情之作,墩墩的可爱小屋墩墩的可爱小屋两位主角之间故事值得细细品读,主要讲述的是:顾逸拖着行李箱,脚步迟缓地踏在石板路上。鞋底与石板的每一次摩擦,都发出沉闷而细微的声响,仿佛是岁月的低吟。阔别十年,眼前的一切熟悉得如同昨日,却又陌生得让他有些无所适从。街角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粗壮的枝干肆意伸展,向四周撑开一把巨大的绿伞,投下一大片浓荫...
第5章
晨曦初破,日光如缕缕金纱,轻柔地穿过斑驳树叶,在小镇上缓缓铺展成一片暖黄。
小镇还未从沉睡中完全苏醒,偶尔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打破清晨的宁静。薄雾在街巷间弥漫,给这座古老的小镇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感。
李言静立在吱呀作响的木门前,抬手整理略显陈旧的领带。领带虽色泽黯淡,却被打理得整整齐齐,恰似他对生活那份执着与认真。
他微微眯起眼睛,感受着清晨的微风,镜中之人,眼角细纹悄然浮现,头发稀疏,可双眸依旧透着历经沧桑后的坚定与温和。
他心中暗自感慨,岁月匆匆,不知不觉间,自己已在这小镇度过了这么多年。那些曾经的梦想与憧憬,如今虽已远去,却在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曾经那个满怀壮志、渴望闯荡世界的少年,早已在时光的磨砺中,学会了与生活和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角落。
“唉,日子过得真快啊。”李言轻声呢喃,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那是对过往岁月的释怀,也是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李言任职小镇图书馆管理员已二十余载。图书馆是一幢两层老建筑,外墙爬满常青藤,木质门窗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每当微风拂过,常青藤轻轻摇曳,似在低语着图书馆的岁月故事。
每日,他于一排排高大书架间缓行,指尖轻触一本本或陈旧或崭新的书籍。他深知,每一本书都承载着一段回忆,或悲伤,或喜悦,或迷茫,或坚定。对他而言,这些书籍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轻轻摩挲着一本旧书的封面,思绪飘回到过去。曾经,他也怀揣着远大的梦想,渴望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可命运却将他留在了这里。而如今,他早已在这宁静的小镇与书海相伴的日子里,寻得了内心的安宁。他觉得,这图书馆里的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位老友,陪伴他度过无数个平凡又珍贵的日子。
“老伙计们,多亏有你们陪着我。”李言低声说道,眼神中满是温柔与眷恋。
那日,图书馆来了位特殊访客。她叫夏笙,是年轻插画师,为寻创作灵感,背着画板、拖着行李箱,辗转来到宁静小镇。
夏笙推开图书馆门,一股旧纸张与木质书架混合的独特气息扑面而来,她瞬间被静谧氛围吸引。她轻轻闭上双眼,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独特的气息深深印刻在记忆里。
“这味道,就像藏着无数故事。”夏笙在心里默默想着,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她轻移莲步,在书架间徘徊,高跟鞋与木地板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格外清晰。她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眼神中满是探寻与期待。
最终,她停在一本关于小镇历史的旧书前,书的封面泛黄,边角磨损,似在诉说往昔故事。
李言留意到她,放下手中整理的书籍,微笑走近,脚步极轻,生怕打破馆内宁静:“这本书有些年头了,记载着小镇从建立至今的变迁,故事饶有趣味。像里面提到的小镇起源,竟是源于一群躲避战乱的人,他们在这里扎根,才有了如今的小镇。你看这段,当年他们如何用简陋的工具搭建房屋,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作斗争,文字质朴却充满力量。” 李言一边说着,一边轻轻翻开书,指着其中的段落给夏笙看。
夏笙抬眸,刹那间,四目相对,她的心脏猛地一颤,一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涌上心头。眼前男子,眼角皱纹、温和眼神,竟与自己梦中身影有几分相似。
她微微一愣,心中暗自疑惑,怎么会有如此熟悉的感觉?随即露出礼貌的笑容,轻声说道:“听起来很有意思,我想借回去仔细看看。我一直对这种带有历史底蕴的故事很感兴趣,感觉能从中挖掘出好多灵感。而且这种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比虚构的更有生命力,画起来也更有感触。”
“是吗?那你一定会从这本书里收获不少。”李言笑着回应,“这书里的故事,可都是小镇的根啊。”
李言点头,转身去办理借阅手续,夏笙的目光却依旧停留在他身上,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她忍不住暗自猜测,这个男人身上,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她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想象,试图拼凑出李言背后的人生轨迹。
“他到底经历过什么呢?为什么会给我这么特别的感觉?”夏笙满心好奇,决定要找机会多了解一下这个神秘的图书馆管理员。
此后,夏笙成图书馆常客。每日清晨,她带着笔记本和画笔而来,在靠窗位置落座,阳光洒在身上,勾勒出专注轮廓。她时而低头翻看书籍,时而凝视窗外,手中的画笔在画纸上轻轻游走,勾勒出脑海中的画面。
她沉浸在创作的世界里,每当有了新的灵感,就会兴奋地在纸上快速涂抹,仿佛要将心中的想法一股脑地倾泻出来。有时候,她会因为一个小小的细节而反复琢磨,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执着与专注。
“这个线条再流畅一点,就能更好地表现出那种岁月的沧桑了。”夏笙一边小声嘀咕,一边在画纸上修改着。
李言与她日渐熟稔,午后闲暇,二人常于图书馆角落,泡两杯热茶,分享彼此故事。
有一回,李言从书架上拿下一本《百年孤独》,轻轻放在桌上,感慨道:“夏笙,你喜欢奇幻冒险类的故事,这本《百年孤独》可不能错过。它构建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个家族七代人的传奇故事,充满了魔幻色彩,读起来就像进入了另一个时空。书里用独特的叙事手法,把现实与幻想交织在一起,比如美人儿蕾梅黛丝抓着床单升天那段,看似荒诞,却又充满象征意义,让人回味无穷。”
夏笙眼睛一亮,拿起书,轻轻抚摸着封面,说道:“我一直听说这本书很经典,只是还没来得及拜读。听你这么一说,我更迫不及待想读了。我很好奇,这种复杂的叙事结构,作者是怎么构思出来的。”
李言看着她,笑着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运用了大量的象征、隐喻,把拉丁美洲的历史、文化、社会现实都融入其中,你读的时候,可得好好理一理,说不定能从中学到不少创作技巧。就像书中的时间线,看似混乱,实则有着内在的逻辑,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与整个家族、整个时代紧密相连。”
“哇,听起来好厉害。我一定要好好研究研究。”夏笙兴奋地说道,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他们聊古老书籍中的奇幻冒险,谈小镇石板路的岁月痕迹,也倾诉心底梦想。李言发现,夏笙对小镇历史兴趣浓厚,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每个细节都能让她听得入神。
一个午后,阳光透过窗户在图书馆旧木桌上洒下光影。夏笙整理旧物时,偶然发现一本遗忘在角落的泛黄日记。日记纸张脆弱,轻触似要破碎,字迹因时间侵蚀有些模糊,可她还是辨认出,这是李言年轻时的日记。
夏笙心跳加速,怀揣忐忑与好奇,拿着日记去找李言。她的手心微微出汗,心中既期待又紧张,不知道这本日记里会藏着怎样的秘密。她在心中默默设想了无数种可能,每一种都让她心跳愈发急促。
“李言……老师,我发现了这个。”夏笙有些紧张地说道,把日记递给李言。
李言正在书架前整理书籍,闻声抬头,看到日记的瞬间,眼中闪过惊讶,继而满是怀念。他缓缓放下书,接过日记,轻抚封面,似在抚摸逝去时光。
“没想到它还在这儿……”李言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感慨。
寻一安静角落坐下,夏笙也在旁落座,二人一同翻开承载过往的日记。
日记记录着李言的青春岁月,那些关于爱情、梦想与迷茫的日子。原来,李言年轻时也怀揣远大梦想,渴望离开小镇,去大城市闯荡,追寻属于自己的辉煌。他精心规划未来,满心期待外面的精彩世界。他曾在日记中写道:“大城市的繁华灯火,一定藏着我的未来,我要在那里实现自己的价值,让世界看到我的光芒。”
然而,命运却在他即将离开时,无情转折。
那是个暴雨如注的夜晚,小镇遭遇罕见洪水。洪水如猛兽咆哮袭来,浑浊浪涛瞬间淹没半个小镇。李言从睡梦中惊醒,不顾危险冲进雨中,帮忙疏散村民。雨水打在脸上,模糊了他的视线,可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救人。
他在洪水中奋力前行,不断呼喊着让村民们不要惊慌,有序撤离。每一次伸手拉一把被困的人,每一次在湍急水流中站稳脚跟,都是他与洪水的较量,也是他对生命的守护。
“大家别慌,跟着我往高处走!”李言大声呼喊着,声音在风雨中回荡。
准备撤离时,忽闻呼救声,原来是一位被困老人。李言毫不犹豫冲上前,在湍急水流中,拼尽全力救起老人,自己却被倒下的梁柱砸中,身受重伤。
康复后,李言身体大不如前,无法承受大城市的高强度工作与快节奏生活。无奈之下,他留了下来,机缘巧合成为图书馆管理员。
那些艰难日子里,李言无数次在深夜望着天花板,思考人生,觉得梦想遥不可及,未来一片灰暗。他在日记中倾诉着自己的痛苦与迷茫:“难道我的一生就要这样度过?梦想就像泡沫,轻易破碎,我该如何面对这残酷的现实?”
但随着时间推移,他渐渐发现,小镇的宁静温暖、邻里间质朴关怀,亦是珍贵财富。他在图书馆结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从书籍中汲取力量,在帮助读者的过程中,寻得自己的价值。他开始明白,梦想的实现,不一定非要在大城市的喧嚣中,在这宁静的小镇,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就像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里,即便堂吉诃德的行为荒诞,却也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成为了英雄,自己在小镇的坚守,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生活的抗争与热爱。
“其实,生活的意义,不一定要在远方,身边的这些人和事,同样珍贵。”李言合上日记,感慨地说道。
夏笙听着李言的故事,眼眶渐渐湿润,心中满是感动。她决定以李言的故事为蓝本,创作插画书,用画笔记录小镇变迁与人们的坚守,让更多人看到平凡生活中的伟大力量。
“李言,你的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道,我想把它们画出来。”夏笙坚定地说道。
插画书创作期间,夏笙与李言感情悄然变化。他们漫步小镇街头巷尾,探寻隐匿角落的历史痕迹与生活细节。古老石桥边,夏笙迅速拿出画笔,捕捉李言讲述往事时的神情;长满青苔的小巷里,二人分享童年趣事,笑声在狭窄巷道回荡。
他们在古老石桥边驻足,夏笙专注地看着李言,手中的画笔在纸上快速舞动,想要将李言脸上的每一个细微表情都记录下来。李言则微微有些不好意思,笑着说:“我这老脸有什么好画的。”夏笙却认真地说:“你的表情里藏着故事,藏着小镇的过去,我想把它们都留下来。”
在长满青苔的小巷里,李言指着一处角落说:“我小时候经常在这儿捉迷藏,有一次还不小心摔了一跤。”夏笙听后,忍不住笑出声:“没想到你小时候也这么调皮。”两人的笑声在小巷里久久回荡。
他们也常于图书馆共度宁静午后,阳光洒身,并肩桌前,李言讲述小镇故事,夏笙一旁聆听,不时在画纸上勾勒脑海画面。
然而,命运总爱捉弄人。插画书即将完成时,夏笙接到大城市知名出版社邀请,参与重要插画项目。这是她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可也意味着要离开充满回忆的小镇,离开给予她灵感与温暖的人。
夏笙陷入两难。她深知李言为小镇放弃梦想,不想让他失望,却又不舍自己的追求。无数夜晚,她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脑海交替浮现李言的笑容与大城市的机遇,内心纠结万分。
“去大城市,能让我的插画事业更上一层楼,可我真的舍不得李言,舍不得这个充满回忆的小镇。我到底该怎么办?”夏笙在心里反复问自己,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与此同时,小镇上却悄然流传起一些风言风语。有人说夏笙不过是把小镇当作创作素材,等利用完就会拍拍屁股走人;还有人说李言太傻,为了一个迟早要离开的人,又要陷入伤心。
这些话传到李言耳中,他心中虽有一丝不安,但他选择相信夏笙。可每当夜深人静,那一丝不安总会悄悄蔓延,让他辗转反侧。他会忍不住想,夏笙真的会回来吗?他们之间的感情,能否经得起距离和时间的考验?
“夏笙不会是那样的人,我要相信她……可万一……”李言在黑暗中轻声叹息,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担忧。
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夏笙约李言来到小镇河边。河水潺潺流淌,倒映满天繁星,似在诉说他们的故事。二人并肩坐在河边长椅,良久无言,唯有微风轻拂,带来河水气息。
“李言,我……我收到了大城市的邀请。”夏笙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我一想到要离开这里,离开你,心里就特别难受。” 夏笙转头看向李言,眼中满是纠结与不舍。
李言沉默片刻,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夏笙,你去吧,我知道这是你的梦想。”他转头看向夏笙,眼中满是温柔与鼓励,“这里的一切都不会变,等你实现梦想,随时能回来。我在小镇等你,就像图书馆一直在这里等读者一样。”
就在这时,一直压抑在李言心中的不安还是让他忍不住问道:“夏笙,你不会一去不回吧?”
夏笙听到这话,心中一痛,急切地说道:“李言,你怎么能这么想?我怎么会不回来?这里有你,有我们的回忆,我怎么舍得?那些流言蜚语你别放在心上,我对你的感情是真的,对小镇的热爱也是真的。从我们一起探讨《百年孤独》,到漫步在小镇的每一处角落,这些回忆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藏。”
可李言心中的疑虑仍未完全消散,他又想到那些流言蜚语,忍不住说:“小镇上的人都在说,你只是利用这里的素材,等走了就不会再管我们了。”
夏笙眼眶泛红,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激动地说:“李言,你竟然也相信那些谣言?我在这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真心的,你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人,我怎么会是他们说的那种人?我创作的插画书,每一笔都饱含着我对小镇的热爱,对我们故事的珍视。你对我而言,不仅仅是灵感的来源,更是我心灵的寄托。”
李言看着夏笙激动的样子,心中有些后悔说出那些话,他轻声说:“夏笙,对不起,我只是太害怕失去你。你就像我生活里突然照进的一束光,我好不容易才抓住,真的怕你走了就不再回来。”
夏笙握住李言的手,坚定地说:“李言,你放心,我一定会回来的。等我完成这个项目,我就回来,我们一起守护这个小镇,守护我们的回忆。就像《小王子》里,小王子即便离开了他的星球,可他对那朵玫瑰的爱从未改变,我的心也永远系着这里。”
李言看着夏笙坚定的眼神,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他轻轻点头,握紧了夏笙的手。
不久后,夏笙离开小镇。李言站在图书馆门口,望着她离去的方向,久久未转身。他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夏笙一切顺利,也期待着她早日归来。
“夏笙,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我在这里等你。”李言在心里默默念叨。
他继续在图书馆工作,闲暇时,常望向窗外小镇,期待夏笙的消息。每一次听到邮递员的脚步声,他都会下意识地抬头张望,满心期待着能收到夏笙的来信。他会在脑海中想象着夏笙在大城市的生活,猜测她是否一切安好。
“今天会不会收到夏笙的信呢?她在那边过得怎么样?”李言每天都会这样期待着、猜测着。
夏笙在大城市努力工作,全身心投入插画项目,凭借才华与努力,插画书备受喜爱。但在她心中,小镇与李言始终是最深的牵挂。
夜深人静时,她常翻开小镇创作的画稿,回忆与李言相处的点滴,那些温暖瞬间,成为她奋斗的动力。她在给李言的信中写道:“大城市的繁华让我眼花缭乱,但每到夜晚,我总会想起小镇的宁静,想起我们一起度过的时光,那是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这里的忙碌让我更加明白,小镇的安稳与我们的感情是多么珍贵 。”
然而,大城市的诱惑接踵而至。一家知名艺术工作室向夏笙抛出橄榄枝,邀请她长期加入,不仅待遇优厚,还承诺为她举办个人画展。
这让夏笙再次陷入纠结,她不知道该如何抉择,一边是梦寐以求的艺术殿堂,一边是小镇的宁静与李言的等待。
“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可如果我留下,就违背了对李言的承诺,也会错过我们一起守护小镇的约定……”夏笙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内心被矛盾与挣扎填满 。她拿起手机,手指悬停在李言的号码上,想要拨通,却又害怕听到他的声音后更加难以抉择。
她反复翻阅着从小镇带来的旧书,希望能从中找到答案。当她再次翻开《百年孤独》,看到那句“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她突然明白了。
那些和李言一起在小镇度过的日子,每一个微笑、每一次交谈、每一段漫步,都早已成为她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大城市的繁华固然诱人,但那里没有李言,没有充满回忆的图书馆、石桥和小巷。
她在日记里写下:“梦想固然重要,但真正让我充实和快乐的,是与李言在小镇的时光,是那些温暖的回忆。我不能为了所谓的梦想,而丢失了最珍贵的东西。”
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夏笙决定拒绝这份邀请。她在回信中写道:“这里的繁华虽令人向往,但我的心早已留在那个宁静的小镇,那里有我最珍视的人,有我创作的根源。就像书中的人物,无论走多远,最终都会回到心灵的故乡。”
做出决定后,夏笙如释重负,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把这个消息告诉李言。她拨通了李言的电话,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听到李言熟悉的声音,她的眼眶瞬间湿润了。
“李言,我拒绝了那个邀请,我要回来。”夏笙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但更多的是坚定。
电话那头,李言沉默了几秒,随后传来他略带颤抖的声音:“真的吗?夏笙,你真的要回来?”
“嗯,我要回来,回到我们的小镇,再也不离开了。”夏笙用力地点点头,仿佛李言能看到她的动作。
挂了电话,夏笙开始收拾行李,看着房间里摆放的在大城市生活的物品,她心中没有一丝留恋。她满心期待着回到小镇,回到李言身边。
几天后,夏笙再次回到小镇。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石板路上,小镇依旧宁静祥和,仿若时间从未流逝。街边的店铺依旧,熟悉的香气从面包店飘出,邻里们的寒暄声传入耳中,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远远地,她看到李言站在图书馆门口,笑容依旧温暖。那一刻,她明白,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有些记忆永不褪色,有些人永远是心中的光 。
她加快脚步,走向李言,走向那片充满回忆的温暖港湾,就像漂泊的船只终于找到了归港。
“我回来了。”夏笙站在李言面前,眼中满是笑意和深情。
李言伸出手,轻轻为她捋了捋被风吹乱的头发,温柔地说:“欢迎回家。”
从那以后,夏笙和李言一起守护着小镇,守护着他们的回忆。夏笙继续创作,不过这一次,她的作品里满是小镇的四季风光、人情冷暖,还有她和李言的爱情故事。而李言,依旧在图书馆里,为每一位读者传递着知识与温暖。他们在小镇的生活平淡却幸福,成为了小镇上一段美好的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