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小说推荐> 时间的手指海子金肽频:结局+番外+完结

时间的手指海子金肽频:结局+番外+完结
曹庆国著《时间的手指》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海子金肽频,《时间的手指》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小说推荐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这是一本散文随笔集,收录了作者曹庆国30年间创作的散文精华,其中多数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襄阳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过。全书共分为六部分:一为故园沧桑思绵绵,系对家和亲人的回忆和思念;二为岁月匆匆惊回首,讲述成长中的难忘印记;三为穿行文字留余香,叙述自己的阅读故事和心路历程;四为诗与远方苦寻觅,系漫步天涯的足音和回响;五为思考生活悟哲理,表现红尘之中涵养静气、析事明理的豁达;六为乡情乡恋入梦来,抒发甜蜜而深沉的乡关之思,记述一次次远行与归来的愁绪与激动。...
来源:ygxcx 主角: 海子金肽频 更新: 2025-02-19 12:15:12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推荐《时间的手指》,主角分别是海子金肽频,作者“曹庆国”创作的,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佳,剧情简介如下:令人难过的是,对于家的忍让与包容,那时我们没有体会和珍惜,只晓得任性与伤害。父母的爱恰似深深的小巷,与江河相连,与天空相通,江河般深沉,天空般宽广。它滋养了我们,也宠坏了我们,只是无知而迟钝的少年,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才醒悟。啊,小巷,每当我的脚步回归,是你温暖我的疲惫;每当我又要远行,你...
第8章
那个曾几何时我们执意要离开的家,执意要逃离的小巷,其实对于我们才最关心最宽容,在接受了我们的抱怨和冲动后,仍然默默地容纳我们。大千世界,茫茫人海,相见不识,形同陌路,也只有小巷这样生命的母体在意我们了,除此之外,要在这个尘世上找到一个避风港,确乎难上加难。令人难过的是,对于家的忍让与包容,那时我们没有体会和珍惜,只晓得任性与伤害。父母的爱恰似深深的小巷,与江河相连,与天空相通,江河般深沉,天空般宽广。它滋养了我们,也宠坏了我们,只是无知而迟钝的少年,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时间才醒悟。
啊,小巷,每当我的脚步回归,是你温暖我的疲惫;每当我又要远行,你的叮咛让我脚步沉稳。你唤醒我的力量,再次点燃我的旅程。
“这不是黑夜,而是永恒”
——送别母亲
1
亲情经不起太长等待,诀别就在转瞬之间。生活的纷繁奇诡没法揣测,就在我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2019年12月25日上午,突然接到主治医生通知,母亲已于早晨心脏停止跳动。
我正在参加县政协全会,原准备等会议一结束(第二天上午闭幕),就赶到医院专心陪伴母亲,万没想到母亲等不住了,衰老和疾病耗尽了她仅有的能量,油尽灯灭。到了什么都得放下的时候,我立刻请假往十公里外的县二医院赶去。
母亲今年93岁,四年前因股骨骨折行走不便,仅能扶着椅子慢慢挪动,两年前基本失去活动能力,近一年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早先由姐弟四人轮流抚养,后来送到石花镇夕阳红敬老院。夕阳红是县二医院创办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服务周全、收费合理,对我又要照顾母亲又要上班的难处十分体谅,母亲能放在这儿让我松了口气。
尘世多变,尘缘苦短。今年春上以来,母亲状况大不如前,有几次不吃不喝,医院打电话叫我去,我把母亲推到对面医院打了两天吊针,情况好转,能吃点东西,总以为母亲生命力仍像以前一样顽强,过两天就挺过来了。护工看到母亲奄奄一息的样子,担心地说你老妈快了,说这话时是清明前,我不以为然地说老妈生命力顽强的很,去年春上也是这样耷拉着头,眼晴都睁不开,过了清明又好了。莫担心,等过了清明情况就稳定了。确实,母亲度过了清明,迈过了“五一”,迎来了“十一”,心存侥幸地想她还能度过新年。谁知这次母亲是真的不行了,她这一睡就再也没有醒来,星期天在医院的照护竟成永别!
作为长子,父母把我看得很重,竭尽全力给我提供较好的生活成长环境,在饥一顿饱一顿的贫穷日子,家里人早饭基本挨饿,却给我买根油条或买个鸡蛋糕。到了父母年老体弱、需要陪伴时,我却只顾忙自己的事,很少陪伴左右。
父亲去世前住院,我正忙于党校开班文字准备,中间抽空儿去探望,他总是说你工作忙,去忙你的吧,催我走,他是因一口气接不上、恰逢这时换氧气、心脏骤停而走的,这让我十分自责和难过,好长时间难以平静。
我把对父亲的歉疚倾注在母亲身上。母亲生活自理困难后,我先后两次把她接到家里照顾,一住几个月,给他洗脸洗脚,照护她大小便。母亲隔段时间就一连几天不解大便,这时就得借助通便药,疏通后第二天又会拉稀;她小脑萎缩,大小便经常拉在裤裆里,得换几盆水洗。洗完后往往累得出汗,看着不大会下力的自己做着这些,我一度沾沾自喜。
母亲晴天时精神较好,阴天时精神差,容易犯糊涂,不怎么配合,经常把张三给的东西说成李四,把李四做的事说成张三,还好把用过的手纸到处塞,有时忍不住说她一句,她立即给顶回来,并指天指地地发誓,搞得我很累很难受。冷静下来一想,这是母亲大脑不由自主所致,是不能计较的。但母亲在头脑清醒时,却能顺着子女们的意思说些讨人喜欢的话,讨好子女,联想到她一辈子不服软的要强性格、一点就着的刚烈脾气,这该是多么不容易、多难为自己啊!由此看出母亲的善良,母亲对子女们的慈爱,想想都让人辛酸。
母亲兄妹八个,截止目前除两个小的外,都先后离世,她在兄妹中算是长寿的。但一想到母亲临终时自己没在她身边,心里隐隐作疼。好在她一直得到较好治疗,临终时护工大姐守在她身边,又些许得到安慰。
那次母亲在轮到我赡养时,正值冬季,天气寒冷,上班的上班、上学的上学后,她一个人在家,我给她买了个播放机,能连续播放电影电视。她喜欢看老电影、听戏,我就买卡,让她一个人在家看小电视消磨时间,免得她乱动跌倒,也免得她打瞌睡。好多次我回来,播放机仍在播放,母亲仍盯着播放机。随着天气一天比一天冷,怕她冻着,就把电暖器放在旁边。不开电暖器怕她冻着,开了又怕电失火,人在外边心里忐忑不安。直到下班回来,打开门看到安然无事时,才长长地松一口气。
冬天天黑得早,每逢天擦黑,还不到下班时间,或者临时有事不能抽身时,对着窗外越来越浓的暮色,总是满心忧虑。每次走时与母亲打招呼,她总要强说你上班去,我没得事;而每次回家,门一推开,母亲见到我总是笑眯眯地说四儿——回来了——这时,我好想大哭一场,是心疼,也是难过,为母亲,也为自己。
我上班前必做的事就是搀扶母亲喝水、解手,下班后第一件事是搀扶母亲解手。母亲每天晚上睡得早,给她冲杯豆奶、吃块面包或烤红薯后,就给她擦洗,照护她睡觉。母亲躺下后明显感觉她一身轻松,又一天总算过去了,无疑也是我一天中最轻松的时候。
看到母亲依恋的目光,看到衰弱的母亲力不从心、一脸无奈时,总令我想起时光的转换,想起肩上的责任。小时候我们是母亲的孩子,母亲百般呵护我们,如今母亲是我们的孩子,需要儿女们呵护。
2
母亲的遗体移送到县殡仪馆,亲人们送她最后一程。
我分别通知母亲这边的亲戚们,这是必须的礼节,对于外地的老表则表示来与不来要以工作、安全为重,不必拘礼。母亲年纪大后与亲戚们来往不多,她喜欢安静,个性又强,这点上我随她。母亲终其一生没过一个生,她七十岁时大老表曾表示要给她过个生,我征求母亲意见,她没有这个意愿,我就没有张罗。不是舍不得花钱、出力气,只是对那种热闹烦忧不以为然,我以为让生日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最好,此即“忘生”,自己很轻松,别人无负担。当然在人生的一些节点上“过生”未尝不可,这世上许多事在可有可无之间,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顺其自然总是不错的,“故过犹不及,有余犹不足也。”
我跪在香炉前烧纸、进香、磕头,然后静静地坐在母亲遗体旁守灵,时间终于定格,那些急切的一个个白昼和黑夜,那些忽而汇聚忽而散去的忙碌的人流,那些困扰自己的尖锐的问题,一时间都遥远了,哀乐低沉的回响,寒风嗖嗖地袭来,一桩桩往事、一个个片断涌现又隐退,心里空荡荡的,周身疲惫。
家人、亲戚在殡仪馆后面右当头餐馆就餐,这种环境哪里吃得下、喝得尽,草草拣了两筷子菜、扒了两口饭就不想吃了,拿了一瓶酒,只消了半瓶。吃过饭坐了会儿,二姐夫劝我回去休息,说明天事还多,他留在哪儿。于是安排二姐夫、三姐、弟媳、儿子儿媳值班,我便坐车回家。
母亲去世后,直到此时我没有哭出声,似乎认知出了问题。晚上回去,整理母亲住院的条据时,看到医保证上母亲的遗容,冰封的心终于苏醒,禁不住失声痛哭。母疼儿是天性,儿疼母亲是人性。母亲勤劳要强的一生,母亲抚育我的艰难付出,动荡岁月里母亲对我的呵护担忧,母子朝夕相处的一情一幕,如此清楚地汇聚、交融,让我悲伤让我痛。
我家原来在城关,后来父亲在石花镇任电影放映员,就在镇电影院对面租了一间房,家就搬了过去,母亲在石花生下我和弟弟,以缝纫和父亲共同维持一家大小的生计。70年代初母亲、二姐、三姐、我和弟弟五人下放到集体捌大队(大姐中学毕业后作为知青已经下放),备受劳顿艰辛。
初中时母亲走十几里山路找小爹小妈让我在他们那儿食宿,他们是认的自己,住在学校附近,对我实心实意,如同已出。正当任性、好使性子的当头,可在小爹小妈家我过得很顺利、很愉快。
暑假,母亲翻山越岭把我送到三十里外的五爹元爹那儿,让我在那儿度过炎热而漫长的酷暑,连续两年都是如此,母亲费尽心思为我创造成长环境。
有两年春天,我发烧不退,昏昏欲睡,吃了“赤脚医生”开的药不见好转,母亲就带信找父亲回去,把我背出十里山冲,用自行车把我带到县城诊治。说来也怪,到了城里,父亲把我带到城关医院一老门诊,喝了老中医开的一点水水药,病就好了。
冬去春来,我们终于结束颠沛流离,生活重回轨道。返城后,父亲退休了,他和母亲终于回到久别的老街,在这里共同生活了二十年。我一次次地往返在单位与家之间,在父母牵挂的目光中更深地融入自己的生活。每次离家时,母亲总是站在门口望着我走,疼爱的目光伴随我走向风雨深处。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58277】
《时间的手指海子金肽频:结局+番外+完结》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