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十春光沈姣沈姣盼番外
禾起著古代言情《九十春光沈姣沈姣盼番外》,是作者“禾起”独家出品的,主要人物有沈姣沈姣盼,故事节奏紧凑非常耐读,小说简介如下:沈姣盼顶着个弃妇的名头,成了京城贵女圈天大的笑话,再嫁进了莱国公府,世子竟然吓得连夜逃跑!俞瑾周再回京,那国公府的大门槛都快要被踩烂了,都说这莱国公府的世子瞧不上自己夫人,在这家做个妾那是大大的有前途!沈姣盼以做好国公府少夫人为己任,以给世子纳个正经妾室为目标,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她哪知道,每每夜深人静,俞瑾周在厢房辗转反侧,他就不明白,沈姣盼的心怎么就捂不热呢!...
来源:ygxcx 主角: 沈姣沈姣盼 更新: 2025-05-16 13:50:01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沈姣沈姣盼是古代言情《九十春光沈姣沈姣盼番外》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禾起”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香包竹篓不倒翁,泥人纸旗八卦盘,风车竹笛六环刀,铃铛竹蛇拨浪鼓,应有尽有......”走街串巷的小货郎挑着沉甸甸的货担,悠长清脆的叫卖声打破了京城百姓的睡梦。骤雨初歇的清晨还未褪去夜的凉意,湿漉漉的园子里已经听得见鸟叫。翠绿的芭蕉叶上挂着晶莹的水珠,清风一吹,那叶子晃动起来,水珠一个两个接连落了下来,吧嗒吧嗒敲打着青砖。爽朗利落的女人声打破了一天的宁静:“大家伙儿今天都要利落点,万不能出了差错!...
第2章
莱国公俞山松一早带着老三俞瑾卓进了宫,估摸着也是有好些事要张罗,便没回来。
过了晌午,沈姣盼同婆婆邱氏、小姑俞瑾淑也同乘车进宫去了。
午后的阳光最是热辣,照得街边的杨柳树都像是泛着油光,偶尔有风也裹携着热尘,沈姣盼心里暗暗烦躁。
但邱氏心情却极好,她今日着了深紫色缎面袍子,尽显富贵,佩着珍珠礼冠的头高高昂起,就差把神气二字写到脸上。
俞瑾周带兵大败辽军,今日凯旋抵京,圣上大喜,特设宴接风洗尘。儿子得如此无尚荣光,换做是哪个做母亲的,都该这般得意。
“母亲今日这身袍子穿着真好看,看着跟我差不多岁数,世子见了定会欢喜。”见了婆婆,沈姣盼早就收好了早上那副没精打采的模样,嘴甜得跟抹了蜜一般。
邱氏听了脸上笑开了花,道:“这不是上回娘娘赏的缎子嘛,我就找裁缝做了这么一身,平时是穿不着的,今天穿却是正好。”
“还是贤妃娘娘有心。”
她们口中这位娘娘,可不是别人,正是莱国公府的嫡长女,俞瑾周的姐姐俞瑾贤。俞山松年轻时一表人材,邱氏更是有倾城之色,俞家的子女个个都仪表不凡,如今贤妃也是荣宠正盛,俞家上上下下出尽了风头。
邱氏看了沈姣盼一眼,倒不那么欢快了,道:“大好的日子,你这身白缎子是太素了些。”
沈姣盼温声细语地答道:“母亲说得是,媳妇打小就不会打扮,稀里糊涂地活了这些年,如今好了,遇着个俏婆婆,以后您可要多教教我。”
她这话说完,邱氏便也开怀了。
沈家是书香门第,沈姣盼是个真真儿的大家闺秀,家教森严,礼孝贤德皆居人上,她又聪明,惯会讨婆婆欢心。
她自认长相寡淡,穿艳色不好看。又因着今日宴会是为了给俞瑾周接风洗尘,往宽了说那也是对俞家的恩赐,她不过是个挂了名儿的少夫人,是不想充那大尾巴狼的。
当然,还有一层原因,邱氏大概心里也有数。
沈姣盼是什么人?在京城贵女圈里,那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当朝参政沈知忠嫡女,母亲萧氏是老太傅嫡女,哥哥沈信阳任秘书监,她还有个庶出的妹妹,更是飞上枝头,成了万人之上的太子妃。
沈姣盼家世好、教养好、才情好,惹人注目也无可非议,偏偏,人们口口相传的,却是另外一出。
用沈姣盼自己的话来说,她活了十八个年头,生生唱了三出大戏,把自己活成了一个笑话。
这第一出戏,叫做“见弃太子爷”。萧氏就这么一个女儿,自小就把她捧在手心儿,沈知忠也对她宠爱有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都找最好的老师来教,沈姣盼聪明争气,凭着才情名动京城,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传她便是太子妃的不二人选。沈知忠也对她寄予厚望,没少打点造势,几乎是势在必得。时日久了,连沈姣盼自己也以为,以后自己是要当太子妃的。不成想,15岁那年,太子来沈家,沈知忠有意给二人牵线,那小太子竟然是一眼相中了沈姣盼那个庶出的妹妹沈妙期。她盼了多年的太子妃的位子,生生是这么飞了。那沈妙期长了一双水灵灵的桃花目,的确是惹人怜爱,沈姣盼却是随了萧氏,长了一双窄长的眼,眼角微圆,加上细鼻梁,薄嘴唇,确实是淡雅的长相,丑是不丑的,只是没有棱角,也少了几分可爱。那一年,骄傲了十五年的沈姣盼恍然明白,原来,对于女孩子来说,有了好相貌,就什么都有了,而没有的,就什么都没有。
这第二出戏,叫做“半年被夫休”。沈知忠自不想亏待自己的这个千金宝贝,得益于他在朝中的势力,一年后便将沈姣盼许了大理寺卿许世清的儿子许书白。这本也是桩不错的婚事,谁成想,那许书白竟是活活一个混球,成亲不足半年便纳了二房妾不说,那几个小妾更是处处针对于她,成日挑拨离间,婆媳之间也多有龃龉,沈姣盼在婆家受尽了冷落。如此沈家自是不能忍,于是这桩所谓的好婚事维持了也不过半年,终究成了门糊涂官司。尽管沈姣盼手上拿的是一封和离书,外头却总笑她成亲半年就被休了,沈姣盼捡了个“弃妇”的名儿不说,许家的婆娘们也没少在外面说些不三不四的诋毁她。沈姣盼也彻底认了命,自己真真是不招人疼的。
这第三出戏,叫做“二嫁夫不认”。沈家和俞家在朝中地位举重若轻,又都沾了皇亲,个中牵系甚多。两家各取所需,便有了沈姣盼这第二嫁。俞瑾周是莱国公府世子,俞山松的二儿子,亦是当朝名将,百姓口口称赞的少年英雄,虽说刚丧妻,但却抵不住关于他“丰神俊朗,智勇双全”的诸多传言,这位世子在京城贵女圈依旧抢手。但沈姣盼却失了女儿家的好名声,尽管是续弦,在她看来,自己这一回也是高攀了。其实在嫁进来之前,沈姣盼就想到了,自己来俞家不过是利益所趋,那俞瑾周定是瞧不上自己的,到时候他要纳妾自己尽是同意就好了,万不能再使性子吃闷亏。只是她万万没想到,俞瑾周对自己嫌弃至此,一点颜面都不给,婚礼当夜,没有诏令,他却连夜去了战场,一走半年,更是从未在家书中提到自己,大概是厌恶至极的。
如此三出大戏轮番上演,关于沈姣盼的谈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沈姣盼走到哪被笑到哪。
今日这样的场面,俞瑾周和自己同在,更是要激起一番编排,她自然是越低调越好。
同乘一车的还有俞瑾周的妹妹俞瑾淑,年方二八,心思单纯,没觉察到这么多,她望着街上的商摊出了好一会神,才突然接话道:“嫂嫂是要添置新衣吗?裁衣服的时候也喊上我,我是好久没裁新衣了,都没得衣服穿了。”
“好呀,淑儿的眼光也极好,你不说我也是要请你帮着看看的。”
邱氏却是无奈,对俞瑾淑道:“你就是睁眼说瞎话,这身衣服不是新的吗?咱家里数你新衣服多,还说没衣服穿。你得学学你嫂嫂的节俭,等你嫁人了,也得会持家啊。”
俞瑾淑嘟起了嘴,分辨道:“我跟嫂嫂不一样,她打扮了又没人看,穿什么都不妨事,我......”她还要说下去,却见母亲在使眼色,这才意识到说错了话。
正当邱氏难为, 不知该说点什么打圆场,沈姣盼先笑了起来,道:“淑儿说得极对,这未出阁的姑娘,自然是要好好打扮,毕竟还要寻个如意郎君呢,我如今是已经找到了顶好的夫家,还做什么打扮得花枝招展呢!”
这几句话算是滴水不漏,一个人没得罪不说,又讨好了婆家,邱氏当然知道她是在给大家解围,点点头,很是欣慰。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1112】
《九十春光沈姣沈姣盼番外》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