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小说> 小说推荐>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白清卓顾少伦:(番外)+(全文)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白清卓顾少伦:(番外)+(全文)
李浩白著《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白清卓顾少伦:(番外)+(全文)》,是作者大大“李浩白”近日来异常火爆的一部高分佳作,故事里的主要描写对象是白清卓顾少伦。小说精彩内容概述:明朝万历十八年,明神宗朱翊钧为了重振国威,决定举办“午门献俘大典”,召集各大藩国前来参观。朝鲜使臣进贡的“朝鲜秘宝”不翼而飞,大明司礼监掌印太监张诚、内阁首辅申时行遭到暗杀,线索直指辽东镇。辽东“南兵营”义士极端讨薪、“血刀营”死士怒讨公平,倭国奸细公开刺杀朱翊钧,蒙古朵颜部兵临城下、明朝宗室势力密谋造反……勾结与争夺间,他们到底在谋图什么?面对重重迷雾,白清卓在多方鼎力支持下,秉持一颗“中正仁和”的初心,一步一步力排万难,追向那最后的真相……...
来源:ygxcx 主角: 白清卓顾少伦 更新: 2025-05-19 12:07:01
【扫一扫】手机随心读
- 读书简介
小说《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白清卓顾少伦:(番外)+(全文)》,是作者“李浩白”笔下的一部小说推荐,文中的主要角色有白清卓顾少伦,小说详细内容介绍:常人看来,它不过是一段激越苍凉、伤时感遇的咏怀之词罢了,但在当年朝内清流儒林眼里,这首名词还寓有另外一番意味。“林……林兄台这些年真是神龙潜隐,你也一直没找到?”卢光碧此刻没有了在官场上的故作姿态,而是转脸看向白清卓,非常随和地问道,“申师傅也找了他很久,却都杳无音信。”白清卓静静地注视着那张笔力沉...
第13章
何远微微一笑,一手接过腰牌,一手也把掌中那束剑穗掷给了她,目光里却有了一种别样的意味:“好的。你若和你师兄到京城来,何某随时奉陪。”
白清卓看着他俩一接一答的情景,唇边不禁浮起了浅浅的笑意。
只有顾少伦瞪着他俩,表情却显得有些莫名的复杂。
四
烟络横林,山沉远照,迤逦黄昏钟鼓。烛映帘栊,蛩催机杼,共苦清秋风露。不眠思妇,齐应和、几声砧杵。惊动天涯倦宦,骎骎岁华行暮。
当年酒狂自负,谓东君、以春相付。流浪征骖北道,客樯南浦,幽恨无人晤语。赖明月、曾知旧游处。好伴云来,还将梦去。
卢光碧凝望着书房南墙上这幅字,在口中轻轻地吟诵着。这首词乃是自号“庆湖遗老”的南宋贵族词人贺铸所写之《天香》。常人看来,它不过是一段激越苍凉、伤时感遇的咏怀之词罢了,但在当年朝内清流儒林眼里,这首名词还寓有另外一番意味。
“林……林兄台这些年真是神龙潜隐,你也一直没找到?”卢光碧此刻没有了在官场上的故作姿态,而是转脸看向白清卓,非常随和地问道,“申师傅也找了他很久,却都杳无音信。”
白清卓静静地注视着那张笔力沉雄的字幅,没有即刻答话。这首词当年是由大师兄林映夕亲笔写好送给他的。而“林映夕”这个名字其实也嵌化在这首慷慨动人的名词之中——“烟络横林”中的“林”、“烛映帘栊”中的“映”、“迤逦黄昏钟鼓”所呈现出的“夕”。
那些年,白清卓和林映夕从师门学艺下山后,都考取了翰林院的庶吉士:白清卓自号圣手狂生,林映夕自号天峰秀士,均以激扬文字、勇于谏争而誉满京师。张居正、申时行等重臣都视他俩为“后起之俊秀”。万历十一年,他俩一同为戚继光遭谗南迁之事而血书上谏、午门鸣冤,一同遭受廷杖刑罚,一同被贬官外放。只不过,白清卓却自请来到边关任事赎过,而林映夕则挂冠而去,不知所终。当年朝廷党争之崩坏淆乱,现在回想起来,白清卓仍是暗暗为之扼腕。
好一会儿都没等到白清卓的回应,卢光碧有些错愕,慢慢转过身来,徐徐向他走近。
窗外落日的余晖斜照进来,投映在白清卓的脸上。在那斜阳余晖映照之下,白清卓清瘦的面庞似刀劈斧削般棱角分明。卢光碧静静地看着他这一张被塞上风沙打磨得如岩石般线条刚硬的脸,慢慢地湿了眼眶:当年那个圣手狂生有临江放言、血谏社稷的清逸倜傥,而今凸显得更多的是一种苍黄大漠般的沉静笃实。
在卢光碧深深的目光中,白清卓轻声答道:“若他还在,我一个人应该不会这么累吧。”
“这七年来,真是苦了清卓兄你一个人了。”卢光碧的声音突然哽咽了。
“没什么苦不苦的,你今天也看到了,我在这里过得挺好。”白清卓还了他一个深深的笑容。这一笑,掩去了多少沧桑岁月的艰辛,又盖住了多少孤军作战浴血沙场的执着。卢光碧忽然觉得一阵惭愧浮上心头。当然,在与白清卓分手的这七年里,自己也曾在朝中追随申时行整肃吏治、严正纲纪,但大多是坐而论道、口辩笔伐,又岂如白清卓这般驰骋疆场、流血流汗?同是效忠朝廷匡扶社稷,但面对白清卓的境遇和作为,卢光碧忽然有了一种几乎不敢与他正视的感觉。
这七年来,当初比白清卓晚一科入仕的卢光碧都已做到了吏部郎中的要职,而白清卓却还屈居在边远关隘当一个小小的参将。只要一想到白清卓付出之巨大与所得之微薄,卢光碧便是心头一震。不,不,不能让他再在这里待下去了。他深吸了一口长气,缓缓说道:“清卓兄,雪衣姑娘知道我这次来喜峰口,便让我给你带了一些东西来。”
他去书桌边拿起一叠食盒,向白清卓介绍道:“这是她亲手为你做的‘东坡蜜饼’,很香很甜的。”
“雪衣?”白清卓突然剧烈地咳嗽了起来。他缓缓平息之后,掏出那只小瓷瓶,喝了瓶里的一口药汁,这才悠悠而道:“她这些年来给我写了很多信,都在书桌上那个匣子里装着。她应该明白我的苦衷吧?”
“雪衣知道你一向喜欢辛弃疾的词章,这次亲手抄了一份辛弃疾的《念奴娇·书东流村壁》的下阕,让我带给你。”卢光碧悠悠然说着,将一张清香四溢的粉红纸笺朝白清卓递了过来。
白清卓接在掌中,一边阅看,一边念道:
闻道绮陌东头,行人曾见,帘底纤纤月。旧恨春江流不断,新恨云山千叠。料得明朝,樽前重见,镜里花难折。也应惊问,近来多少华发?
他读罢后,将纸笺轻轻放下,徐徐一叹:“罢了。与其让她来日悔,何如让她今日恨?”
“清卓,你终归是要离开这里的。”卢光碧一边从胸衣里摸出一份信函递来,一边沉吟着缓缓开口了,“这是申师傅给你的一封亲笔信。清卓,这可能是你重返京师声名鹊起的一个绝佳机会。”
白清卓接过那封信,埋下头来,细细看了一番。然后,他低低地说道:“原来是为朝鲜使臣被劫宝暗杀的事情……蓟辽这边早就传开啦!李成梁恐怕又会成为第二个被落井下石的戚大帅。”
卢光碧看着他,没有插话。
白清卓捏着掌中的小药瓶,也慢慢思忖起来。现在朝中格局有了微妙的变化:当年靠反张、倒张而起家的大宦官张鲸猝然倒台,方应龙在朝内孤掌难鸣,而申时行的权位也得到了空前稳固。那么,在这样的朝局背景下,自己倒还真有可能回京师做出一番作为。所以,在这份信函里,申时行才会用辛弃疾的另一篇名词《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的上阕来暗示和勉励自己。
鹏翼垂空,笑人世,苍然无物。又还向,九重深处,玉阶山立。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
在这段词中,他也确实感受到了申时行对自己的情深义重。于是,他心念一定,不再说什么废话了,直接向卢光碧庄肃言道:“这样吧,你此番返京先转告申师傅,我会尽快回到顺天府帮朝廷分这个忧的。”
卢光碧一听,脸上顿时喜色四溢,连声喊道:“好!好!好!”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88477】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白清卓顾少伦:(番外)+(全文)》资讯列表: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