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贺立华马兵)全文免费在线阅读_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热门小说

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

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

牧歌

本文标签:

看过很多小说推荐,但在这里还是要提一下《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这是“牧歌”写的,人物贺立华马兵身上充满魅力,叫人喜欢,小说精彩内容概括:小说主人公“我”一心想上浙江美术学院成为画家,但是却鬼使神差般地来到鲁南当上了富楼村一名给生产队喂牛的饲养员,并且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因豁嘴哥哥而走进陈家的“我”的搭档陈兴旺的儿媳妇田玉英;田玉英也有意以身相许……但是“我”最终离开了富楼村,并因为硕士毕业论文《画里画外——以〈父亲〉为例,罗中立与米勒农民形象比较研究》得以留校任教,且成长为一名作家和美术界学者。若干年后,“我”因一部作品将被搬上银幕而被邀请到离富楼村不到三十公里的外景地拍摄现场。“我”打算借机到富楼村去看看,并顺便告诉陈兴旺,当年他惋惜投错了胎的那个“小子”——“我”,已经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小说以田玉英命运悲剧和“我”的逆势成长为两条主线,陈兴旺一家的悲欢离合为辅线,陈家为生子与田玉英之间的矛盾和“我”与田玉英之间的感情纠葛相互交织。通过陈兴旺一家的酸甜苦辣及知识分子的跌宕起伏命运,透视出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双重作用,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改革开放新时代。故事穿越、离奇、曲折,但整体精神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作者以艺术思维,把伦理的东西艺术化,透过复杂人性,引发出对生...

来源:ygxcx   主角: 贺立华马兵   时间:2025-05-03 12:10:07

小说介绍

主角是贺立华马兵的精选小说推荐《画里画外全文+结局+番外》,小说作者是“牧歌”,书中精彩内容是:作者简介牧歌,女,原名于翠荣,枣庄学院副研究馆员,九三学社社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60 年代出生于山东枣庄,工科毕业后又就读于枣庄学院(原枣庄师专)中文系,山东大学作家研究生班。1994 年开始发表作品,创作小说、散文、诗歌等 100 余万字,作品曾入选多种选集。著有小说集《无边的丝雨》。名家推荐语作家牧歌饱含着痛苦的泪水,在书写有阳光、有温暖、有爱、有希望的小说。小说通过写 77 级、78 级...

第2章

大门和堂屋门的门扇上贴着大红的“禧”字,门框上分别贴着“吉日良辰辉绣辇 欢天喜地过嘉门 凤凰于飞”和“春风喜气闺阁暖 福祥百世花容娇 之子于归”的大红喜联。
门口不知谁喊了声迎亲的来了!堂屋和院子里的人们立时忙活得更紧了。
玉英娘端着笸筐,倒腾着一双蒜瓣儿似的小脚颤悠悠地从锅屋里出来,又急匆匆走进堂屋。玉英的姐姐玉兰挑起门帘儿从里间出来接过母亲手中的笸筐。屋子里顿时弥漫着葱花油饼的香味儿。玉英咽了口吐沫。玉兰打开玉英床头上的红漆柜,一边将笸筐放入柜中,一边对玉英说:“离娘饼我给搁柜里了,别忘了,等明天清启拿出来用刀切碎,然后下在面汤里,全家人一起吃。”
玉英低低地“嗯”了声。玉英早在玉兰出嫁时就知道了离娘饼的寓意。圆圆的离娘饼象征着将要离开爹娘,和婆婆一家人团团圆圆地融和到一起。
玉英一身红袄红裤地盘腿坐在床上。玉英娘又颤颤悠悠地端进来一个鞋筐。掀去红盖布,鞋筐里放着一红一绿两双方口带襻绣花鞋。红的跟玉英身上银红直贡缎棉袄同一块面料。鞋的前脸是大红丝线绣着的“囍”字;一对展翅欲飞的金凤凰在“囍”的两端用喙衔着“囍”字,金凤凰长长的尾翼一直铺展到鞋的后帮上。绿的也是直贡缎面料,水葱一样鲜亮的鞋面上绣着大朵粉色的牡丹。
玉英拿起一只红的刚要往脚上套,却被姐姐玉兰一把夺了下来。穿绿的!玉兰命令似的果断说。玉兰放下那只红鞋,然后拿起那双绿的十分麻利地穿在玉英的脚上,扣好鞋襻。
玉英的眼前立时悄然绽放出两枝荷莲。鞋面挺括舒贴,如鲜润的荷叶,上面漾着荷花一样的花瓣;煞白的千层底平正齐整,细麻绳纳制的针脚撒芝麻粒一样的均实。玉英很满意自己的手艺,对着两只脚左看右看,然后又在炕席上踩了踩,这才蓦地想起姐姐曾经再三嘱咐过的:出嫁这天一定要穿绿的、千万不能穿红色的鞋子。因为红色象征着火,穿红鞋意味着跳火坑,预示着将来要受婆婆一家人的气;而绿色则相反,是撸[1]婆婆的脸,给婆婆一家人气受。
玉英想到这儿扑哧一声笑了,心想,早知这样该把“囍”字秀到这双绿鞋上就好了。这时,哥哥已经迫不及待地搬着椅子进来了。姐姐玉兰将红盖布罩在玉英的头上,哥哥一手揽着玉英的后腰一手插进玉英的腿弯,然后两手一托将玉英抱到了椅子上。一位本家叔叔过来和哥哥一起抬起椅子就朝堂屋门外走去。七姑八姨还有本家的婶子大娘们立时上来将他们团团围成一个疙瘩,簇拥着玉英他们一起向前移动。
“还不快哭,给你哥哥留下些金豆子?”
“快哭呀玉英!给你娘家多留些金豆子……”
玉英分辨不清声音发自哪几个亲戚,她始终懵懵懂懂,心里头像爬进了一百条小毛毛虫,没着没落,又痒酥酥的。
快走到大门口时,玉英娘一把抓住玉英的胳膊,哽咽着说:“孩子,娘知道对不住你,可为了……”玉英娘抽噎了一下,“到了人家可不比在自己家里,有亲爹亲娘的护着……凡事要多忍着点儿……”
玉英只觉得鼻子眼睛一酸,便“哇”的一声哭出声来……
“这回行了,哭了。哭了!”
人群中又是一阵子唏嘘嘲哳。
四个衣着鲜亮的送亲的姑娘,四妮儿、三满、二换和臭早已拿着穿衣镜、热水瓶、搪瓷盆等物品恭候在马车跟前,她们是和玉英一起长大的小伙伴儿。玉英一边哭着登上马车,钻进帐篷。
帐篷犹如江南水乡的乌篷船,先由污渍渍的柳笆在马车上搭成拱棚,再在拱棚上面覆盖着层苇席,苇席上面再覆盖层红线毯,红线毯的外面又覆盖一层枣红色缎子被面。拱棚的前后分别挂着红布帘,红布帘的上端又有用红绸扎制的三朵大红花。自打“破四旧,立四新”运动轿子被废除以后,鲁南一带农民不知谁创造发明了这种非车非轿的专用于迎接新娘的交通工具。
四妮儿她们在玉英的前后左右坐定,车外面又一阵噼噼啪啪炮仗声响过,车夫甩了一下红缨鞭子,这时,马车开始摇摇晃晃地向前移动。
一层又一层的柳笆、苇席、红线毯、缎子被面和红布帘把四月轻柔的风挡在了帐篷的外面,又把外面四月的阳光过滤成一团火。于是帐篷里犹如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一身新里新面新棉花,三面新棉袄棉裤的玉英不一会儿便香汗淋淋。于是,四妮儿刚一劝说,她便立马止住哭泣,扯下红盖头当汗巾,一只手解开衣领纽扣一只手将红盖头当扇子对着自己甩动。
马车驶出村庄,四妮儿吩咐三满二换把布帘收拢一边,掖进柳笆和苇席的夹缝中。帐篷里顿时敞亮起来,有清新温柔的风贴着面颊擦着耳边穿过。玉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母亲“为了”后面的话虽然没有说出来,但是她知道那都是什么:为了哥哥,为了田家香火。
玉英嫁到陈家,陈家妹妹嫁到李家,李家的妹妹再嫁给哥哥。
哥哥玉山比玉英大十岁,是田家的唯一男丁,因为豁嘴,周围同龄人都儿女成群了他还打着光棍儿。媒人来提亲,玉英娘将三结合转亲说给玉英时,情窦初开的玉英一边心如鹿撞一边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死活都不同意。玉英才一十八岁,出落得跟水葱一般,对于未来的他心里自有一幅图画,更何况,周围十里八乡那些因换亲或转亲而发生的不幸故事,几乎早已把她的耳朵根子给磨出了茧子。可是,这件事由不得她。父亲一连抽了三烟袋锅儿旱烟,吐出的烟雾把三间堂屋弄得烟雾狼瘴。
“这事就这么定了,愿不愿意都得这么办!”
玉英爹将最后一烟袋锅烟灰磕在桌子角上说。然后腾地站起身来,倒背着双手出去了。
玉英知道父亲的犟脾气,只要是他认准的事情,八匹骡子也拉不回来。玉英寻死觅活地躺在床上不吃不喝好几天,最后哭干了眼泪。但是胳膊终究拗不过大腿。
没过多久,媒人就从陈家背来了一个包袱,外加一辆大金鹿自行车。
媒人又是一阵子唾沫星子乱飞,言之凿凿说陈家的那个村庄是黄土岗子,土地肥沃得流油,当然陈家也富得流油。虽然时令到了春天,家家正是粮食青黄不接的时候,可是陈家的堂屋门后头还垛着一大垛地瓜干子。陈家年年吃陈粮烧陈柴,你家二丫头嫁过去就能当家,虽然不能说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至少不至于拉饥荒、饿肚子,保准不会受穷;受不了委屈……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84699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