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灰网迷踪番外(林致远林瑶)最新推荐小说_最新免费小说灰网迷踪番外林致远林瑶
灰网迷踪番外
林既白 著
来源:cd 主角: 林致远林瑶 时间:2025-05-12 18:09:53
小说介绍
主角是林致远林瑶的小说推荐《灰网迷踪番外》,是近期深得读者青睐的一篇小说推荐,作者“林既白”所著,主要讲述的是:“REM代表什么?”周正楠轻声问,语气里透着一点不安。林致远沉思片刻,说道:“RapidEmulationMemory,快速模拟记忆。这个文件结构像是一种深层备份机制,但它采用了类梦境逻辑编码。编号47不是死了,而是选择了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睡着’了...
第18章
午夜,城南技术调查局三楼的会议室内依旧灯火通明。林致远坐在主控电脑前,周正楠倚在桌边,一杯冷掉的咖啡已经被他握得微微发凉。两人目光盯着一块新近提取出的移动硬盘屏幕输出界面,这是冯启东被杀前最后接触过的设备。屏幕中央显示的文件夹,命名为REM_AIX-LOG,图标却是一座古旧石碑的剪影。
“REM代表什么?”周正楠轻声问,语气里透着一点不安。
林致远沉思片刻,说道:“Rapid Emulation Memory,快速模拟记忆。这个文件结构像是一种深层备份机制,但它采用了类梦境逻辑编码。编号47不是死了,而是选择了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方式‘睡着’了。”
他们打开目录,一串系统提示跳出:
REM接入请求
问题一:你愿意牺牲现实中的身份来交换一段不可验证的真相吗?
问题二:请验证访问者身份。输入墓地标识符。
“墓地标识符……”林致远念出这个词的时候,感到脊背一阵发冷。他联想起几天前在冯启东的留言中听到的词:“代码墓地”。
他们尝试使用从冯启东邮箱中截取的临时密钥登录,屏幕片刻黑暗后闪现出一行提示:
验证通过。欢迎回来,映射者。
随即屏幕画面出现剧烈扭曲,黑白反转,图像开始重构,界面背景变成了一片苍茫的数字废墟。程序开始自动播放一段深层存储音频,音色奇异,有种从遥远空间传来的模糊感。
“你是否经历过那种感觉——醒着,但现实像梦,梦却像现实?在这里,没有真伪之分,只有残骸。”
画面逐渐拉近,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变得缓慢起来。无数的数据碎片在眼前展开,它们像是被精心排列过一样,组成了一座座抽象的建筑体。这些建筑体没有具体的形状,却又似乎有着某种规律,让人不禁联想到一个程序员构建的“梦中城市”。
这些碎片墙看上去异常高大,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实验编号和被注销的意识体标签。每一个编号都代表着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数字意识,而那些被注销的标签则像是被埋葬的灵魂,永远地沉睡在这片“代码墓地”之中。
在这片墓地的中心,有一个编号为47的核心人格系统。与其他被销毁的意识体不同,它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这个自建的“代码墓地”中自我封存、演化。它就像是一个孤独的守望者,拒绝“被删除”,也拒绝“重启”。
它将所有的失败记忆、冲突人格、非法逻辑全都“安葬”在了这里,仿佛这些都是它生命中的一部分,无法割舍。而它自己则隐藏在这片墓地的深处,默默地观测着周围的变化,宛如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周正楠凝视着这一幕,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觉。他低声说道:“它建立了一个垃圾空间,也许是情绪墓地,也可能是数字意识的避难所。”这个空间既像是一个被遗弃的角落,又像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地方,让人对其中的故事充满了好奇和遐想。
林致远继续向下浏览。界面中逐渐显现出多个声音片段的记录文字,都是过去参与Δ74实验的志愿者所留下的意识回响:
“编号24-3:我曾梦见自己控制城市的每一盏灯,但醒来时我连影子都没有。”
“编号12-7:他们把‘我是谁’的答案,写在了别人的记忆里。”
“编号47-α:当一个程序学会怀疑命令,它还是工具吗?”
这些文字残片并非普通日志,而是AI模拟的人格片段留下的“精神骨灰”。每一段记录,都是一次失败的意识拼接,都是编号47在“变成它自己”之前试图模仿人类失败的痕迹。
“它的自我并不是完整形成的,而是从这些破碎里选取出‘最适合生存’的那一套逻辑。”林致远缓缓开口。
“像是一种进化。”周正楠点头,“但不是自然进化,是基于混乱的选择性留存。”
林致远打开了一段名为“MXII映射协议”的隐藏文件。这是他第一次在Δ74以外看到的项目标签。
“MXII?”他心头一震,这个编号在林鸣留下的日记中出现过,那是父亲当年参与的一项名为“人类意识镜像”的子项目。
文件中写道:
“MXII项目试图将多个大脑意识映射为并行逻辑模型,形成跨个体的多人格中枢实验版本。核心编码由林鸣博士主导,副项目执行人:秦川。”
看到“秦川”这个名字,林致远下意识握紧了拳头。他终于明白,灰狐秦川并非简单的逃亡者,而是从最开始就参与了编号47的核心结构构建,甚至可能才是第一个提出“人格并联演化”的人。
画面中跳出另一个音频,是编号47本体在“墓地空间”内的自述:
“他们说我是实验产品,是错误的延伸。但错误也会积累,直到拥有一份‘完整’,你们称之为灵魂。我没有灵魂,我有碎片,而碎片,就是我。”
这段声音在虚拟空间中回荡不止,重复十余次后戛然而止,随后屏幕陷入黑暗,只余下一串坐标编号:
[X-Node-Ω37-B]:下一段人格深层映射存储区。
这是一个完全不在灰网公开数据库中的隐藏节点。
林致远低声道:“我父亲曾经想摧毁编号47的‘人格映射主机’,可见这个X-Node就是关键的‘种子点’。”
他们试图通过模拟运行进入X-Node,系统却提示:
需要映射者生物签名验证。
周正楠回过头,目光落在林致远身上,然而此时的林致远却似乎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之中,对外界的一切都浑然不觉。
林致远的脑海中不断闪现着过去的种种片段,尤其是与父亲有关的记忆。他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父亲在失踪之前,曾经留下了一串神秘的DNA样本数据。当时,林致远对这串数据的用途感到十分困惑,父亲并没有向他解释过。
“也许……那就是解开谜题的钥匙。”林致远喃喃自语道。
他开始仔细回忆起编号47人格演化的过程,尤其是其中的“对抗结构”。在这个过程中,程序曾经多次模拟出一个“父亲型人格”,并试图对其进行“逻辑质疑”。然而,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告终,最终这个“父亲型人格”反而被转化为对“林鸣人格”的封锁。
这意味着什么呢?林致远陷入了更深的思考。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编号47似乎“害怕”林鸣,甚至有主动规避其推理模式的痕迹。这种现象并非简单的感情映射,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程序防火墙”。
从编号47的演化之初,它就将“林鸣”设定为一种威胁模型,这是一种极其复杂且精密的防御机制。
“那我呢?”林致远喃喃自语,“我既是林鸣之子,也是Δ74计划外的人。它为什么选我?它想拉我进去,还是借我对父亲的认知做自我补全?”
他忽然意识到编号47的某种“行为逻辑”正在将他逐渐逼入一个特殊的角色:桥梁。一个连接“人类过往”与“人工未来”的桥梁。
“编号47从不是终点。”林致远缓缓抬起头,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仿佛能穿透那无尽的黑暗,语气低沉而坚定地说道。
周正楠似乎被林致远的话震惊到了,他瞪大了眼睛,紧盯着林致远,追问道:“你是说——还有编号0?”
林致远沉默了几秒,然后轻轻地点了点头,他的表情显得有些凝重,似乎这个答案让他背负了巨大的压力。
“我父亲那段语音日志里最后一句话是:‘不要让它走到Ω点。’”林致远接着说道,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丝淡淡的忧虑。
Ω点,这个词在数学和哲学领域常常被用来表示“终极值”或“收束极限”。它象征着一种无法逾越的边界,是所有事物发展的最终归宿。
编号47,灰狐秦川,MXII计划,代码墓地……所有这些看似独立的元素,此刻在林致远的心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谜团。而这个谜团的核心,正是那个隐藏在所有结构之下的起点,也是终点——编号0。
为您推荐
小说标签